理氣法之一,運用行氣的藥物治療氣滯病證的治法。具有疏暢氣機、解鬱散結的作用,主要用於肝氣鬱滯和脾胃氣滯,治法上有疏肝解鬱和行氣和胃兩類。

  疏肝解鬱 治療肝氣鬱滯證的治法,適用於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脅肋疼痛,疝氣腹痛,婦女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脈弦等證。常用的疏肝解鬱藥物有香附、柴胡、烏藥、青皮、川楝子、小茴香等。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天臺烏藥散。

  疏肝解鬱常與清熱、散寒、活血、補脾等法配合使用。如肝氣鬱滯,氣鬱化火,宜配合清熱法,方如金鈴子散;寒侵肝脈,氣機阻滯,宜配合散寒法,方如天臺烏藥散;肝氣鬱滯,常致血行不暢,宜配合活血法,方如柴胡疏肝散;肝鬱脾虛,宜配合補脾法,方如痛瀉要方。

  行氣和胃 治療脾胃氣滯證的治法,適用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疼痛,嘔惡食少,腸鳴腹痛,大便失常等。常用行氣和胃的藥物有陳皮、木香、厚樸、砂仁等,代表方如香砂枳術丸。

  行氣和胃法常與疏肝解鬱、祛濕、消食化滯、補脾以及散寒、清熱等法配合使用。如肝氣鬱滯,肝氣犯胃,宜與疏肝解鬱法配合,方如柴胡疏肝散;濕阻脾胃,氣機不行,宜配合祛濕法,方如平胃散;食積停滯,胃氣不和,宜配合消食化滯法,方如保和丸;脾胃虛弱,胃氣不行,宜配合補脾法,方如異功散;寒邪犯胃,宜配合溫中祛寒法,方如良附丸;痰熱內結,氣鬱不通,宜配合清熱化痰,方如小陷胸湯。

  臨床註意事項 ①行氣法宜用於氣滯實證,若氣滯兼氣虛時,應輔以補氣法。氣滯無氣虛見癥時,不可妄用補氣法,以免氣滯加重。②理氣藥物性多辛溫香燥,易耗傷氣血津液,使用時勿用量過大,陰血不足須慎用,必要時可配以滋陰養血的藥物。③行氣作用強的藥物,孕婦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