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乳汁不經嬰兒吸吮而不斷自行流出的婦科病證。又稱“漏乳”或“乳汁自湧”。乳汁為氣血所化生,一般經嬰兒吸吮方能泌出。如果孕婦乳汁分泌過多,或嬰兒吸吮量少,或到授乳時間聽到嬰兒哭聲而乳汁自出,都屬病態。本病多因氣血虛弱,或肝經鬱熱而致。以虛者補之,熱者清之為基本治療原則。

  乳汁自出首載於隋代《諸病源候論》“產後乳汁溢候”。唐代昝殷《經效產寶》首立“產後乳汁自出”的病名,並提出以補虛為主的治法。明代薛己《校註婦人良方》以氣血血俱虛,肝經血熱為病因,對後世影響很大。

  乳汁自出的發生可因素體氣血不足,產後氣血更虛,或哺乳期脾胃虛弱,氣虛不能攝納乳汁而乳汁自出,亦可因產後情志抑鬱,或鬱怒傷肝,肝火亢盛,使肝之疏泄太過,熱迫乳溢而乳汁自出。

  臨床常見證型有:①氣血虛弱。證見乳汁自出,量少質稀,乳房柔軟無脹滿感,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心悸氣短,飲食不佳,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固澀斂乳,方用人參養營湯加減。②肝經鬱熱。證見乳汁自出,量多質稠,乳房脹痛,精神抑鬱,煩躁易怒,夜寐少眠,口苦咽幹,便秘尿黃,舌紅,苔薄黃,脈弦數。治宜舒肝解鬱、清熱斂乳,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本病發生在孕期者稱乳泣,發生在產後者稱乳汁自出,但發生在孕期者極為少見,其辨證與治則基本與產後乳汁自出相同。乳汁自出病勢雖緩,但由此而導致乳汁不足,則影響嬰兒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