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發生成片白色糜點如糜粥樣、有特殊氣味的疾病。小兒患此證,口內肌膜白屑滿佈,狀似鵝口,故稱鵝口瘡,或稱雪口。相當於西醫的念珠菌病。《素問·氣厥論》、《醫方考》、《聖濟總錄》、《幼科證治大全》有較詳細描述。

  口糜可因膀胱濕熱,上泛脾胃,上熏口腔;或因陰虛而浮陽上越;或因脾陽衰弱,虛火上乘。嬰兒則因胎中伏熱,蘊積心脾,上蒸於口。臨床癥狀可見口腔粘膜及舌部,表面糜爛,上覆白色絨狀膜,邊緣清楚,四周粘膜充血水腫,白膜不易剝剝去,強行剝去可見溢血,且不久又有白膜形成。舌苔黃膩,脈滑數者,兼見濕熱諸癥,宜清熱利濕,可以導赤散加減,嬰幼兒鵝口瘡亦屬此型。病使陰液不足,虛火上浮,舌紅苔少,脈細數,並見陰虛火旺證者,宜養陰清熱,選方益胃湯加減。脾陽虛衰,浮火上乘,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自汗淋漓,脈遲緩,苔薄白,舌質淡,宜健脾溫中,引火歸原,選方附子理中湯加減。久瀉不止,加煨肉果、益智仁。外治以野薔薇露或金銀花露或一枝黃花30克先煎湯冷卻洗拭患處糜點,再吹以青吹口散或柳花散,每日4~5次。亦可應用2%龍膽紫溶液塗患處,或用2~5%重碳酸鈉洗滌患處,每日5~6次。

  本病有傳染性,應註意用具及餐具的消毒隔離。嬰幼兒患者,喂乳前母乳奶頭要消毒,喂乳器應嚴密消毒,嬰幼兒應予隔離,並註意補給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