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黃、目黃、小便黃為主癥的疾病。其中目睛發黃尤為本病的特徵。多因時氣疫毒(具有傳染性的致病因數)、濕熱、寒濕之邪侵襲,或飲食不節,脾胃虛寒,引起脾、胃、肝、膽功能失調,濕熱蘊結,寒濕阻遏,氣機鬱滯,以致膽失疏泄,膽液外溢於肌膚而致。黃疸總的治療原則是以祛濕為主。

  黃疸名稱首見於《素問·平人氣象論》。漢代《金匱要略》將黃疸分為五類:即黃疸、穀疸、酒疸、女癆疸和黑疸。隋代《諸病源候論》等書又將黃疸的危急重證稱為急黃。元代《《衛生寶鑒》根據臨床表現,將黃疸分為陽黃和陰黃兩大類,對臨床實踐指導意義較大,至今仍被人們采用。明清時期對黃疸的認識漸趨完善,形成瞭較為完整的理、法、方、藥。如明代《景嶽全書》提出膽黃的名稱,認為黃疸是由於膽液外泄而成。清代沈金鰲進一步認識到某些黃疸的傳染性和嚴重性:“又有天行疫癘,以致發黃者,俗稱之瘟黃,殺人最急。”(《沈氏尊生書》)天行疫癘即指具有傳染性的疾病。

  病因病機 黃疸的病因主要為感受濕熱之邪,或因飲食不節、酗酒過度,而損傷脾胃,運化失職,引起濕邪內生,鬱而化熱,濕熱鬱於肝膽,導致膽液外泄而成;或因外感濕邪夾疫毒,熱毒熾盛,傷及營血,內陷心包,可出現出血或神昏等癥狀,而導致急黃重證;或因情志不舒,肝膽失於疏泄,鬱而化熱,久經煎熬,結成砂石,阻抑膽液,使其不循正常通道,而泛溢於肌膚所致;或因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寒濕阻滯,膽液排泄受阻而外溢,致成黃疸;在某些情況下,也可因脾虛不能生化氣血,故脾土之色(黃色)自見於外,以致肌膚發黃;或因癥積日久不消,瘀血阻滯膽道,膽液外溢而產生黃疸。

  總之,黃疸的病因雖有多種,但主要與濕邪有關,常見病因有濕熱、寒濕,或濕熱兼疫毒等,所以濕邪是產生黃疸的病機關鍵。在臟腑方面,黃疸的產生則與脾、胃、肝、膽功能異常有關。

  此外,黃疸的產生同人體臟腑陰陽的偏盛偏衰關系密切。平素胃火偏旺,濕從熱化,發為陽黃。熱毒壅盛,邪入營血內陷心包,發為急黃;平素脾陽不足,濕從寒化,發為陰黃。

  辨證 黃疸的臨床辨證,主要在於區別陰黃與陽黃。

  陽黃 以濕熱為主,其黃色鮮明,如橘子色,屬於熱證、實證。①熱重於濕。證見身目俱黃,黃色鮮明如橘子色,發熱口渴,心煩欲嘔,小便短少而色深黃,大便秘結或腹部脹滿,舌苔黃膩,脈弦數。治宜清熱利濕通便,以茵陳蒿湯加味。②濕重於熱。證見身目發黃,但不如熱重於濕者鮮明,多無明顯發熱,或稍有低熱,頭重身困,口淡不渴,胸腹脹滿,食欲不佳,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而黃,舌苔厚膩或黃白相兼,脈濡緩或滑。治宜利濕為主,佐以清熱,以茵陳五苓散加減。③急黃。發病迅速,黃疸急速加深,身目均呈深黃色,高熱口渴,小便深黃色,腹脹脅痛,大便秘結,伴有煩躁,或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或伴鼻衄、齒衄、嘔血、便血,或肌膚出現瘀斑,舌苔黃而幹燥,舌邊尖紅,脈弦數。治宜清熱解毒、涼血開竅,以犀角散加味。

  陰黃 以寒濕為主,其黃色晦暗有如煙熏,屬寒證、虛證。證見身目俱黃,黃色晦暗,或如煙熏,胃納減少,胸腹作脹,大便不實,神疲乏力,怕冷,舌質淡,苔白膩,脈濡緩。治宜健脾和胃、溫化寒濕,常以茵陳術附湯加味。

  陽黃與陰黃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陽黃遷延日久或過用寒涼藥,引起脾陽受損,可轉為陰黃;陰黃過用燥熱藥,傷陰化燥,或由於復感濕熱之邪,也要轉為陽黃。

  感受外邪引起的黃疸,多具有傳染性,應進行隔離。在流行期間也可對容易引起感染的人群進行預防服藥。

  黃疸的預後因證而異。新起黃疸,如能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如病情遷延,反復發作,氣滯血瘀,脅下出現癥塊,多纏綿難愈。若突然高熱,黃疸迅速加深,伴有神志不清,或出血,是急黃重證,預後多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