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於足趾或足底部的癬菌感染性皮膚病。因足丫糜爛流滋水並有特殊的氣味,故名腳濕氣,又稱“臭田螺”。是發病率較高的傳染性皮膚病,相當於西醫的足癬。可自體傳染,引起手癬、甲癬、體癬、股癬,還可傳染給其他人,造成全傢患病或集體患病。在炎熱的夏季,常發生繼發性感染,如紅絲疔、流火、淋巴結炎等,發生自體過敏則引起癬菌疹,若不徹底治療,可終身不愈。即使治癒,如不預防,仍可復發。其特徵為水皰,糜爛,角化過度,脫屑等皮損往往同時存在,但多以其中一二種損害為主。發病常先在足足部一側,以後蔓延到雙側。治療以清熱利濕殺蟲為原則。

  有關腳濕氣的論述首見於明代《外科啟玄》。明代《外科正宗》作瞭更為詳細的描述。

  腳濕氣由濕熱下註而成;或久居濕地、水中工作,感染濕毒所致。其中多數由公用浴盆、浴巾、拖鞋、水池洗足等相互傳染而得,穿膠鞋、球鞋、塑料鞋者,因濕邪侵襲更易發生。中國江淮流域以南,氣候溫暖潮濕,在黃梅季節,濕濁流溢,可使多數成年人患病。近年來由於廣泛應用抗生素、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部分病人濕邪內盛,更易發生本病。

  腳濕氣的臨床可分四型:①水皰型。初起為皮下小水皰,皰壁較厚,多見於趾縫、趾側,偶見於足側或足底,疏散分佈,四周無紅暈,自覺瘙癢,數日後水皰吸收而隱沒,疊起白皮;如感染毒邪,水皰變成有紅暈的膿皰,有疼痛和灼熱感。另一種初起也是水皰,但以後發展為邊界清楚的圓形或環形褐色斑片,皮膚漸變肥厚,皮紋增深,冬季產生皸裂。②糜爛型。多在第三及第四趾縫間潮濕、糜爛,上覆白皮,出水較多,把表皮撕去後,基底呈鮮紅色。足部多汗或常穿膠鞋者,其他趾間也可發生。伴有劇烈瘙癢,患者多搓至皮爛疼痛、滲出血水方止,伴有特殊臭味。③鱗屑型。最為多見,鱗屑呈點狀、魚鱗狀、環狀或片狀,不斷發生,不斷脫落,把鱗屑剝去後,其下皮膚正常或微紅。趾縫、趾側、足底、足側、足跟均可累及。重者整個足底均有大小片脫落,日久角化過度、幹燥、皸裂,引起疼痛。在夏季也可產生散發或成群的水皰,有不同程度瘙癢感。④濕疹型。因局部長期受到刺激,即使糜爛型愈後,局部皮膚仍變厚,日久不愈,形成慢性濕疹,相當難治。

  腳濕氣一般不需內治而以外治為主。如有足丫化膿,腫連足背者,宜清熱利濕,用萆薢滲濕湯合五神湯加減。外治:①鱗屑型和水皰型,均用一號癬藥水或復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兩次;脫屑幹燥或有皸裂者,外塗雄黃膏,每日兩次;有膿皰者,外搽青黛膏,每日兩次。②糜爛型和濕疹型外塗雄黃膏或皮脂膏。

  預防須註意:①經常保持足部的清潔幹燥;②夏季盡可能不穿膠鞋,穿佈鞋或皮涼鞋;③每晚洗足後,撲一些痱子粉或枯礬粉;④腳盆、腳佈、拖鞋等用具應分開使用;⑤患者穿過的鞋襪,最好用開水燙過或在陽光下曝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