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因指(趾)甲失去光澤,增厚色灰,故名。其特徵為甲灰白、增厚、蛀空、畸形。清代《外科證治全書》中稱鵝爪風,以成年人為多,絕大多數患者伴有腳濕氣和鵝掌風。相當於西醫的甲癬。治療以外治為主。

  灰指(趾)甲多由於腳濕氣、鵝掌風之濕毒蔓延至甲板,毒邪內蘊,爪甲失於榮養所致。

  初起甲旁微癢或無自覺癥狀,繼則指(趾)甲灰白,出現高低不平,逐漸增厚或蛀空而殘缺不全,失去光澤而變形,,亦可呈褐色或污穢色。臨床上有三種類型:①增厚型。甲緣增厚,漸至整個指(趾)甲肥厚、高低不平;②萎縮型。甲板萎縮色白,甲板翹起,其下蛀空;③破損型。甲板部分增厚,邊緣破損,略帶草綠色,少數甲溝紅腫,甲板高低不平。輕者隻有一兩個指(趾)甲受損,重者所有的指(趾)甲皆可累及,指(趾)甲過厚者可引起疼痛。治療:用棉花蘸二號癬藥水或復方土槿皮酊浸漬甲部,每日一次,每次10分鐘。用藥前最好用小刀刮除部分已灰化的指(趾)甲,每隔一周刮除一次,連續用藥三個月以上,方能獲效;亦可用鵝掌風浸泡方浸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