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系統和腦、脊髓蛛網膜下腔內的無色透明液體,產生於腦室的脈絡叢。對腦和脊髓可起到保護作用,以緩衝外界的機械衝撞;同時,腦脊液中含有恒定的化學成分,能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使中樞神經系統保持一個穩定的化學內環境。此外,腦脊液還能運送營養物質到中樞神經系統及從中樞神經系統運走代謝產物,起到新陳代謝的傳遞作用。因此,研究腦脊液對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也是研究神經系統疾病生物化學和代謝狀況的重要途徑。1891年開始用腰椎穿刺的方法進行腦脊液液的臨床研究,1912年開始研究腦脊液的化學分析和臨床的關系。目前臨床常用的是腰椎穿刺術和小腦延髓池穿刺術以抽取腦脊液,或註入對此劑。應用於診斷。也可由脊腔內註入某些藥物應用於治療。

  腦脊液的生成和分佈 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分泌而來。在腦室壁的一些部位,軟腦膜上的血管和腦室膜上皮共同突入腦室,形成脈絡叢。一般認為腦脊液的絕大部分在側腦室形成,其餘部分在第三、四腦室內形成,還有極少量腦脊液可由室管膜和軟腦膜血管的彌散作用產生。成人腦脊液總量為90~150ml(也有報告120~180ml),占體內總水量的1.5%。其分佈如下:兩側腦室各占10~15ml,第三、四腦室共約5~10ml,腦蛛網膜下腔及某些擴大的腔隙──腳間池、橋腦池、小腦延髓池等腦池中約占25~30ml,脊髓蛛網膜下腔約占總量的50%左右。嬰兒腦脊液總量約為40~60ml,幼兒60~100ml,學齡兒童80~120ml。腦脊液的生成速率約為0.3~0.4ml/min,平均每日分泌量不超過400~500ml,因此,每日可更新約3~4次。在病理情況下,如腦瘤、腦膜炎時腦脊液的生成可成倍增加。乙酰唑胺等碳酸酐酶抑制藥,可抑制腦脊液的生成。

  腦脊液的循環 腦脊液由側腦室脈絡叢分泌後,經雙側側腦室的室間孔門羅氏孔進入第三腦室,匯合第三腦室脈絡叢分泌的腦脊液,經大腦導水管進入第四腦室,匯合第四腦室頂部脈絡叢分泌的腦脊液,經正中孔(馬讓迪氏孔)和側孔盧施卡氏孔進入小腦延髓池,流入蛛網膜下腔(見圖)。

  脈絡叢的搏動和收縮壓的作用,促使腦脊液從腦室向蛛網膜下腔流動,進入蛛網膜下腔後的腦脊液,一部分向上流動至大腦半球表面及各腦池。80%經腦頂部及腦底部蛛網膜顆粒(也稱蛛網膜絨毛,為蛛網膜在靜脈竇附近,尤其是上矢狀竇兩側形成的絨毛狀突起、突入靜脈竇內),吸收進入靜脈竇(主要為上矢狀竇);另一部分進入脊髓蛛網膜下腔,少量腦脊液由脊髓蛛網膜絨毛吸收,而大部分經脊髓蛛網膜下腔後又返回小腦延髓池,再向上方流動,經蛛網膜顆粒吸收,進入靜脈竇。也有報道,軟腦膜、蛛網膜的毛細血管,神經根周圍間隙和血管周圍間隙也有吸收作用。正常情況下腦脊液的吸收速率和分泌速率相等,其吸收取決於腦脊液與上矢狀竇之間的壓力差和腦脊液流經蛛網膜顆粒的阻力大小。在人類蛛網膜顆粒處壓力為68mmH2O(相差於上矢狀竇壓力),當腦脊液壓力小於68mmH2O時則腦脊液不被吸收。其吸收量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則將出現腦積水。如室間孔、大腦導水管,四腦室的正中孔、側孔阻塞,或顱底蛛網膜粘連,蛛網膜顆粒阻塞均將造成腦脊液循環受阻。腦脊液分泌增多和吸收障礙引起的腦積水,稱為交通性腦積水;腦脊液通路受阻引起的腦積水,稱為阻塞性腦積水。腦脊液生成速率增加,並不一定造成交通性腦積水(脈絡叢乳頭狀瘤除外),而腦脊液吸收障礙常常是造成交通性腦積水的主要原因。

  腦脊液的采取 常用腰椎穿刺術及小腦延髓池穿刺術采取腦脊液。

  腦脊液的檢查內容及其臨床意義 腦脊液檢查包括如下內容。

  顏色 正常情況下,腦脊液呈無色透明。在病理情況下可出現下列顏色:

  ①淡紅色或血性。多提示顱內或脊腔內有出血。若離心後上清液呈無色透明,多提示為外傷性出血(穿刺損傷)。若上清液呈淡黃色或黃色,則表明其中有破壞的紅細胞,提示非損傷性出血。

  ②黃變癥。腦脊液呈淡黃色或紅黃色,提示腦或脊髓有出血,紅細胞已破壞,血漿蛋白進入腦脊液。由於炎癥、腫瘤,腦脊液循環受阻,腦脊液中蛋白質含量增高而呈黃色,甚至金黃色,其黃變程度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在蛋白質含量極高的情況下,腦脊液流出後常自動凝結,稱弗魯萬氏征。

  透明度 正常的腦脊液為無色透明。若白細胞增多,則混濁呈雲霧狀或毛玻璃狀。結核性腦膜炎時,細胞數中度增多,呈毛玻璃樣。化膿性腦膜炎時,細胞數極度增多,可呈膿樣。

  壓力 成年人側臥時,腦脊液壓力為60~180mm水柱。腦脊液壓力過低,稱為低顱壓;高於200mm水柱,則為顱內壓增高,應結合臨床檢查,排除顱內占位病變或腦積水等。但老年人有明顯腦萎縮時,即使發生顱內血腫或占位病變,腦脊液壓力也可以不高。電解質紊亂,內分泌失調或某些藥物,也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如低鈉血癥、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四環素使用等。

  細胞成分 正常成年人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為0~5個/mm3,主要為單核細胞或淋巴細胞。紅細胞應不存在。細胞數超過10個/mm3即為異常。白細胞增多常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有炎癥;紅細胞增多提示有出血。急性細菌性感染早期,常出現多核白細胞增多,結核或真菌性腦膜炎時,常出現單核白細胞增多,但在早期也可出現多核白細胞增多。

  蛋白質 成年人正常腦脊液蛋白質含量為15~45mg%。應進一步測定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蛋白質含量增高常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或多數神經根有炎癥、蛛網膜粘連或占位病變。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G增高常提示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在發病1~2周後,腦脊液出現蛋白質、細胞分離現象(蛋白質增高,細胞數正常),這對診斷有特征性意義。

   正常腦脊液糖含量應為血糖的60~70%,約為45~80mg%。腦脊液糖過高時,見於糖尿病,病毒感染時,糖也可略高。糖過低時,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細菌性感染,如各種細菌性腦膜炎。真菌性腦膜炎時,腦脊液糖含量也明顯降低。腦彌漫性腫物,如轉移癌,腦膜癌時,腦脊液糖含量往往降低。

  氯化物 正常腦脊液氯化物含量為118~130mEq/L(700~750mg%)。低氯見於某些細菌性腦膜炎,尤其是結核性腦膜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或劇烈嘔吐時,因血氯下降而腦脊液氯含量也下降。

  酶的活力測定 谷氨酸草酰乙酸轉氨酶(GOT)及谷氨酸丙氨酸轉氨酶 (GPT)的測定對某些疾病有一定診斷價值。正常腦脊液GOT為22.7±10.00單位,GPT為12.15±8.67單位。一般為血清GOT和GPT含量的1/4~2/3。由於轉氨酶不能通過血腦屏障,故腦脊液中的含量隻反映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在腦血管病、腦炎、腦萎縮、中毒性腦病,繼發性癲癇等GOT增高,以腦栓塞時增高明顯。

  腦膜炎、腦梗塞、腦瘤、多發性硬化等疾病時,腦脊液中乳酸脫氫酶(LDH)含量增高。這對細菌性和非細菌性腦膜炎的鑒別有幫助,在前者LDH增高明顯。

  其他如醛縮酶 (ALD)、膽堿脂酶、擬膽堿脂酶、核糖核酸酶、溶菌酶、磷酸酶、胰蛋白酶、脂酶等,均可從腦脊液中測出,對疾病的診斷有一定價值。

  瓦瑟曼氏反應和康氏反應 主要用於診斷梅毒,尤其是神經梅毒,腦脊液中梅毒血清反應的陽性率極高。

  細菌學檢查 對各種腦膜炎應作腦脊液的細菌學檢查,包括塗片、培養,動物接種等以查找病原菌。疑有真菌性腦膜炎可作墨汁塗片檢查。疑為結核腦膜炎時,將腦脊液靜置一日,待液內有白絮狀薄膜形成,取出薄膜,鋪於玻片上,用抗酸法染色。

  其他 包括腦脊液中兒茶酚胺、5-羥色胺、乙酰膽堿等神經遞質的測定,酸堿平衡的測定、乳酸測定等(對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麻疹抗體滴度的測定(對慢性病毒感染,如對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的診斷有一定幫助)。

腦脊液循環、血腦屏障和血腦脊液屏障

  

參考書目

 重慶醫學院第一醫院神經科編:《臨床神經病學基礎》,重慶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重慶醫藥衛生科學技術情報網出版,重慶,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