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過量的脂肪儲存使體重超過正常20%以上的營養過剩性疾病。有單純性和繼發性兩類。單純性肥胖指無明顯內分泌代謝疾病,繼發性肥胖主要為神經內分泌疾病所致(見脂質代謝紊亂)。脂肪是人體大量儲存熱能的組織,正常人體均有脂肪儲存以備應急之需,脂肪儲存於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對人體遭受外來衝擊有保護和緩衝作用。脂肪細胞數目在青少年時期(16~18歲)就已固定,成年人的肥胖是因脂肪細胞內的脂肪含量增加,使每個脂肪細胞肥大和充盈,而不是脂肪組織的增長。肥胖與健康的關係極為密密切,人的壽命與體重有關,據大量的追蹤調查,最長壽命者是比標準體重重10~20%的人。而肥胖者血脂、血氨基酸、血胰島素增高,易發生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等。肥胖與健康的關系越來越引起人們和社會的廣泛重視,而且從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就要開始重視。

  判定肥胖程度通常要測量體重、身高或測定幾處皮下脂肪的厚度。簡單判定標準體重的公式是:

  標準體重 (kg)=身高(cm)-100超過標準體重的20~30%者為輕度肥胖癥,超過30~50%者為中度肥胖癥,超過50%以上者為高度肥胖癥。也有以體重身長指數即體重/身高2(kg/m2)來表示的,該指數對歐美人來說,24~30為正常范圍,>30提示為肥胖癥,<24為瘦型。而對亞裔男子,正常范圍為20~25,女子為19~24。皮下脂肪厚度通常測量上臂二頭肌、臍旁1寸、肩胛下及髂前上嵴四處的皮下脂肪,並以四處之和表示皮脂的含量,這種測量比較復雜,用皮下脂肪測定儀可能更準確。

  原因 絕大多數是由於攝入的熱能超過瞭消耗的熱能,超出部分的熱能以脂肪的形式儲存於皮下及內臟器官的周圍,這種肥胖是漸進性的,在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婦女表現明顯,由於中年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活動減少,若不註意飲食,熱能攝入稍多於消耗,久而久之就會有脂肪堆積而發生肥胖。有人計算過,每天攝入的熱能僅超過消耗熱能的5%(大約為100kcal,相當於不到25g的糧食或肉),1年內體重就能增加3kg,兩年內全身脂肪含量就比正常增加1倍。看電視時間過長,活動量減少,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此外,遺傳和內分泌疾病(甲狀腺疾病、垂體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男性生殖腺功能低下及糖尿病等)及其他原因也可引起肥胖。這些情況下常表現有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癥狀,防治時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並發癥 高血壓是肥胖癥最常見的並發病,肥胖易發生高血壓的機制尚不清楚。據調查,肥胖癥病人高血壓的發生率比正常體重的人高3倍。有些國傢肥胖者的高血壓發病率常達50%左右。高血壓病並發腦出血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向前推移。

  心臟病的突發危險在肥胖人中也明顯增加,因為肥胖癥患者常有高膽固醇血癥,血脂也高,而血脂中具有明顯保護血管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濃度降低,而低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則增高,這就有利於膽固醇在冠狀動脈管壁的沉積,形成冠心病。

  胖人也易於發生糖尿病,有人曾調查瞭1000名糖尿病患者發病前的體重,在標準體重以下者僅占8%,標準體重者占15%,超過標準體重者達77%。

  有些調查還證實肥胖與某些癌癥的高發有關,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或更多時,癌的發病率在男子增加16%,婦女增加13%。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膽道結石、關節炎、靜脈血栓形成、慢性支氣管炎等的發病率在肥胖病人中也都增加。

  肥胖人由於動作反應遲鈍,肢體不靈活,發生外傷的機會也增加。肥胖人作外科手術,一般傷口的愈合時間較慢,而且手術合並癥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肥胖人增多還會帶來不少社會問題,如肥胖人不適宜從事某些工種和職業,服兵役時肥胖人也不合適。

  肥胖還會帶來種種心理問題,這在兒童身上表現更為明顯,如常常有人取笑他們,因而他們拒絕參加社會活動和少交朋友,產生孤獨感,由於肢體活動不靈活,也拒絕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形成“越不活動就越胖”的不良循環,若不註意心理因素,即使控制膳食也不會產生積極的減肥效果。

  防治 對於因熱能攝入過多、活動過少而引起的肥胖癥,預防的辦法是有意識地控制熱能攝入和積極從事體力或體育活動,以消耗攝入多餘的熱量,避免過多的脂肪在體內積存,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活動的內容和時間,但要持之以恒。

  肥胖者實行減肥措施時,一定要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減肥時每日膳食供給的熱能不能低於500kcal。對於有適當活動的人,開始減肥時,適宜的熱能在女性為1200kcal/日,男性為1500kcal/日。若減肥效果不顯著,可將每天總熱能減至女性800~1000kcal,男性1000~1200kcal,根據效果隨時調整。體重減輕不宜過快,否則易引起酮中毒。活動者每周減少0.5~1.0kg左右,不活動者為0.25~0.5kg左右。在減肥的膳食中,還應保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以滿足生理需要,否則,會導致營養素的缺乏。減肥時要多選用含熱能低、維生素高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這樣不僅使食物體積增加,減肥者有飽足感,而且可補充必需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糧食制品也應以粗制的成品為佳。用控制食欲的藥物(如苯丙胺)或外科手術切除體脂的辦法來減肥,更需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