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常見癥狀,耳內聽到雜聲的主觀感覺。由耳部病變引起者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全身因素引起者可伴也可不伴耳聾或眩暈。耳鳴的性質常與病變部位、聽力損失程度有關,通常與聽力損失最多的音頻近似。一般說來,因聲音傳導障礙引起的傳音性聾的耳鳴多屬低音調,因聲音感覺障礙引起的感覺性聾的耳鳴多屬高音調。臨床上耳鳴應與幻聽區別,前者常為單純的聲調感覺,後者為語言或複合聲音的感覺。

  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各種耳病均可發生耳鳴,如耵聹栓塞、、中耳炎、耳硬化癥、聲損傷、梅尼埃爾氏病及聽神經瘤等。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白血病、腎病、毒血癥、神經癥、頸靜脈球體瘤及動脈瘤等亦可引起耳鳴。

  分類 常見以下分類法。

  依耳鳴性質分類 ①主觀性耳鳴。為非振動性耳鳴,僅患者自覺有耳鳴,比較常見。②客觀性耳鳴。為振動性耳鳴,觀察者亦能聽到響聲。由於耳部或耳附近肌肉陣攣所致者,為低音調斷續的咔嗒樣或嗡嗡樣聲響。血管異常包括頸動脈體瘤、外耳道巨大血管瘤、頸靜脈球體瘤突入鼓室;動靜脈瘺、血管異位等均可引起客觀性耳鳴,其特點為低音調、吹風樣、搏動性,其搏動與脈搏一致,且常為單側。

  依聽徑路的病變分類 ①周圍性耳鳴。包括由中耳、螺旋器、螺旋神經節及耳蝸神經幹等部位的疾病所引起者。②中樞性耳鳴。包括由蝸神經核,直至大腦聽區神經徑路上任何部位的病變所引起者。因中耳感染、耳硬化癥等中耳病變引起的耳鳴,其特點為低頻,常為搏動性,預後較好。因耳蝸或第8顱神經的病變引起的耳鳴,其特點為高頻、強度不等、間歇性或持續性。疾病治愈,耳鳴亦可能消退。除老年性腦動脈硬化外,中樞神經器質性病變很少引起耳鳴。

  發病機理 耳蝸的毛細胞與蓋膜之間都有一定的形式連接,若纖毛與蓋膜間出現部分分離,毛細胞接受的聲級將會提高,此時可感受耳鳴,如急性內淋巴積水時,基底膜的靜態位移可致蓋膜與螺旋器之間出現變位,這將過度地撐開纖毛與蓋膜間脆弱的連接。由於基底膜最大的移位在接受低音調的蝸頂區,故可產生低音調的耳鳴。此外,耳蝸毛細胞的損害,或是耳蝸傳入傳出神經末梢的損傷及錯位生長,均可產生耳鳴。

  耳蝸與耳蝸神經幹的任何興奮增強,若超過其本身的閾值,反映在機體上就是耳鳴。引起這種自發性興奮增強的原因有二:一是在超強聲刺激後,聽徑路某部神經活動增強,且不隨刺激的停止而減退,形成一較持久的興奮灶;二是當人體聽器功能障礙時,外界正常聲音刺激對聽徑路神經自發性活動的反饋調節受到阻礙,因而產生活動亢進。使用高頻音刺激器可以抑制這種自發性活動,現代生物反饋及有一定療效的掩蔽療法多是依此原理治療耳鳴的。

  診斷 仔細詢問病史,進行耳部及全身檢查,找出致耳鳴的原因,特別應註意中樞性疾病。一般耳鳴的頻率常與聽力減退的頻率相近。初期耳硬化癥及梅尼埃爾氏病的耳鳴為低頻,老年性聾及爆震性聾的耳鳴多為高頻。

  耳部與頸部的聽診可查明部分客觀性耳鳴。可疑肌陣攣者,應做肌電圖和腦電圖檢查。若獲得與咔嗒聲響同步的波型則可確診。頸動脈造影和斷層放射照相以及CT檢查,可確定血管性耳鳴及其發病部位。

  耳鳴應與幻聽相鑒別,幻聽為一種精神性癥狀,主觀聽到的常為復雜的聲音,如說話聲、咒罵聲或奏樂聲等。

  治療 多數患者耳鳴日久能習以為常,不覺其苦;嚴重者可妨礙生活和工作,需要治療。治療耳和全身原發病是施行特殊治療的基礎,控制患者的心理紊亂也有意義。目前特殊療法主要有以下4種。

  藥物療法 鎮靜劑對由於失眠而致的耳鳴有效。利多卡因靜脈註入對由螺旋器損害而引起的耳鳴有效。口服抗驚厥藥卡馬西平治療主觀性耳鳴有良效,抗驚厥劑尤其是卡馬西平對客觀性肌陣攣性耳鳴也有很好療效。上述3種藥物的作用是抑制亢進的神經自發性活動。但停藥後耳鳴易復發,且有副作用,故建議在一般療法無效時,方可試用這一療法。

  手術療法 常用手術有耳硬化癥的鐙骨切除術、梅尼埃爾氏病的內淋巴蛛網膜下腔分流術、迷路切除或經迷路的第8顱神經切斷術等。

  掩蔽療法 一些隻在安靜環境下才有耳鳴的患者,可以通過聽收音機等消除。對於較嚴重者可選用助聽器、耳鳴掩蔽器和調頻收音機。助聽器早就用於治療伴有聽力減退的耳鳴,有人報道能使2/3的耳鳴消失,1/3的耳鳴減輕,並獲良好實用聽力。耳鳴掩蔽器適用於聽力完全正常,或無可用聽力、言語識別率差的患者,它產生的聲音不僅能掩蔽耳鳴,而且比耳鳴易為病人接受。因此病人很少拒絕使用掩蔽器。對主要在晚上安靜或睡眠時感到耳鳴而白天活動不覺耳鳴的病人適用調頻收音機能起很好的作用。用一個帶自動開關的調頻收音機,調到兩個電臺之間。這時發出一個靜電的噝噝聲,讓病人調節這種噝噝聲的強度直至耳鳴被掩蔽。其特點是它產生寬帶噪聲掩蔽言語頻率,以致影響言語的接受,因此隻適於不應用聽力或專心工作時使用。

  生物反饋療法 主要作用為松弛肌肉和增進循環。應用肌電圖儀,使病人觀看儀表和收聽通過耳機發出的短聲來體驗額肌的電輸出,用松弛肌肉的方法減輕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