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利文斯敦

  英國傳教士、非洲地理考察傢。生於蘇格蘭佈蘭泰爾,傢境貧寒,10歲當童工,靠半工半讀學習。1836年在格拉斯哥大學攻讀希臘文、醫學和神學,1840年獲醫學學位。1841年到貝專納(今博茨瓦納)的開普敦任傳教士,一面傳傳教,一面從事地理考察。40年代後期遍遊貝專納北部,並於1849年到達恩加米湖,1851年到達贊比西河。他對恩加米湖的發現曾受到英國皇傢地理學會的獎勵。

  從1852年開始,為瞭傳教和開辟內陸的貿易通道,利文斯敦對非洲中南部進行瞭三次長途考察。第一次為1852~1856年,他在巴洛茨酋長塞克勒土的幫助下到達西海岸的羅安達,後又轉而東行,到達東海岸的克裡馬內,成為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橫越非洲大陸的歐洲人。在考察中,他發現瞭贊比亞河上的大瀑佈,並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為維多利亞瀑佈。他的考察證實南部非洲實際是水土肥沃林木茂盛的地方。他寫的《南非考察和傳教旅行》一書於1857年出版。1858年利文斯敦在英政府資助下第二次去非洲,並以英國領事身份指揮對東非、中非的考察。先後考察瞭贊比西河、希雷河和魯伍馬河流域及馬拉維湖和尼亞薩湖地區,但未能找到通向內陸的水道。1865年發表瞭《贊比西河及其支流探險記》。第三次考察從1866年開始,目的之一是勘察中非分水嶺和尼羅河的源頭。他勘察瞭大湖地區,並考察剛果河河源。1868年發現坦噶尼喀湖。但在試圖搞清坦噶尼喀湖水的流向時染病。1871年3月抱病到達盧阿拉巴河註入剛果河處的尼揚圭,1872年再次向南探察尼羅河源,因病重於1873年卒於今贊比亞境內的班韋烏盧湖畔。

  利文斯敦對非洲中南部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情況所作的調查,為學術界提供瞭許多有用的資料。同時,對目睹的販賣奴隸的罪惡活動進行瞭有力的揭露,他的考察資料,激起外部世界對非洲的興趣,但也被殖民主義者利用,作為進一步侵略非洲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