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保皇派自由資產階級政黨。又稱人民自由黨。1905年10月,以俄國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反對派組織地方自治局立憲派分子同盟和“解放社”為核心,在莫斯科成立。成員少數是地主和資本傢,大多數是資產階級知識份子。主要代表人物有資產階級歷史學傢П.Н.米留科夫、原合法馬克思主義者П.Б.司徒盧威等人。立憲民主黨打著“民主”、“自由”的招牌,力圖保存沙皇制度。1905~1907年期間,主要以國傢杜馬為活動中心。1906年1月經過修訂的立憲民主黨綱領宣佈,俄國應該是立憲的的和議會的君主國。反對沒收地主土地,主張贖買地主部分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支持沙皇政府的侵略政策,堅持“戰爭到最後勝利”的口號。1915年8月在米留科夫的領導下,建立瞭第4屆國傢杜馬和參議院中的資產階級地主黨團聯盟──進步同盟,以防止革命爆發。二月革命後,轉而主張共和制,操縱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推行反革命、反人民政策,支持Л.Г.科爾尼洛夫叛亂,十月革命勝利後,勾結帝國主義進行武裝幹涉,成為蘇維埃政權的兇惡敵人和外國帝國主義代理人。1917年12月11日,蘇維埃政府逮捕瞭立憲民主黨領導人和外國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在外國武裝幹涉和國內戰爭期間,立憲民主黨人策劃反革命叛亂。陰謀被粉碎後,立憲民主黨上層人物大部分逃往國外,繼續從事反革命活動。1924年該黨內部分裂後消亡。出版物有《言論報》和《人民自由黨通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