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所引起的改變納稅人或負稅人經濟行為的機制。稅收調節經濟的重要理論之一。在經濟學中,替代效應原來是指商品勞務相對價格的變化,對人們支出方向的選擇所產生的影響。推而廣之,稅收的替代效應就是指徵稅結果對人們經濟行為方向的選擇所產生的影響作用。

  不同稅收的替代效應內容也不相同。個人所得稅的替代效應,主要是工作和閒暇之間的替代關係。如果人們對所得的需求有一定彈性,則當所得稅稅率提高,邊際所得減少時,人們就可能以閒暇去替代部分工工作時間。選擇性的或差別稅率的商品流轉稅,其替代效應主要是對商品供給方向和消費方向所產生的影響。在含稅的計劃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提高或降低某一特定商品流轉稅稅率,就相應降低或提高這種商品的生產利潤,從而或者導致生產者減少這種商品的供給,而被別種商品所替代;或者替代別種商品而增加這種商品的供給。在自由價格條件下,如果需求有一定彈性,提高或降低某一特定商品的稅率,從而相應提高或降低這種商品的價格,那麼消費者也就可能改變其消費支出的方向,然後還會迂回地影響生產者的生產方向,從而產生一種替代效應。至於對消費支出稅來說,稅收替代效應主要表現為消費與儲蓄之間的替代關系。因為對消費總支出課稅,有利於鼓勵儲蓄,從而導致未來的消費替代當前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