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周王朝的土貢制度。西周時代,根據對口供應和專賦專用的財政管理原則,制訂瞭“九貢”,九貢以各地特產的實物繳納,其內容包括:①祀貢,為牛、羊、豬等祭品用的性畜和包茅之類;②嬪貢,為皮、帛之類;③器貢,為銀、鐵、石磬、丹漆之類;④幣貢,為繡帛或玉、馬之類;⑤材貢,為櫄桿、栝、柏、筿之類;⑥貨貢,為金、玉、龜、貝之類;⑦服貢,為岸、紵或玄繡、纖縞之類;⑧斿貢,為羽毛或燕好、珠璣、瑯玕之類;⑨物貢,為其他可貢的方物特產。以上九貢,多規定有專門用途,如:祀貢專專供祭祀之用;嬪貢專供王室接待賓客之用;器貢專供宗廟器具之用;材貢專供制作車轅箭弩之用;服貢專供制作祭服之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