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滿足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勞動產品。亦稱生活資料。簡稱消費品。用於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的,如食物、衣服、傢庭用具、住房、交通工具等;用於滿足文化生活需要的,如書籍、報刊、繪畫、電視機等。

  消費資料分為三類:①生存資料。指用於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費品。②享受資料。指用於滿足人們享受需要(包括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消費品。③發展資料。指用於滿足人們發展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費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後兩類消費費資料所占的比重將逐漸增加。而且,無論生存資料、享受資料或發展資料,其具體內容都會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擴大,各自的結構也會發生變化。三類消費資料之間的區分是相對的。在生產力落後情況下被視為享受資料的某些消費資料,在生產力有較大發展後,會被納入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范圍,即被作為生存資料。

  在原始社會中,由於生產力十分低下,人們所獲得的消費資料一般限於極為貧乏的、隻能維持人們簡陋生活的生存資料。在有階級剝削的社會中,消費資料區分為必要消費資料和奢侈消費資料。奢侈消費資料一般用於滿足剝削階級過奢侈生活的需要。

  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下,社會生產的目的是滿足全體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其中包括對生存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