С.Г.斯特魯米林

  蘇聯經濟學傢。從學生時代起就積極參加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1914年畢業於彼得格勒工學院,獲經濟學副博士學位。十月革命勝利後,他參加蘇維埃國傢的經濟建設工作。19221~1937年和1943~1951年,先後擔任蘇聯國傢計劃委員會副主席、主席團成員、技術專傢委員會委員。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任烏拉爾、西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斯坦資源動員委員會委員。他還擔任過莫斯科大學(1921~1923)、普列漢諾夫國民經濟學院(1929~1930)和經濟學院(1931~1950)教授,以及蘇聯國傢計劃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1948~1952年任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國民經濟史室主任。1948~1974年在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 斯特魯米林一生進行瞭大量和廣泛的科學研究,涉及經濟學、統計學、國民經濟管理、計劃、人口預測、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經濟史、科學社會主義、勞動經濟、社會學、哲學等學科。他的著作主要的有:《財富與勞動》(1905)、《勞動經濟問題》(1925)、《蘇聯經濟概論》(1928)、《俄國的工業轉折》(1944)、《斯特魯米林選集》(5卷,1963~1965)、《俄國和蘇聯經濟史綱》(1966)、《蘇聯黑色冶金史》(1967)、《回憶與評論》(1968)、《蘇聯五十年來的社會進步》(1969)等。

  經濟思想 斯特魯米林對社會主義的計劃和勞動統計有過深入的研究。他創造的勞動生產率指數方法被稱為“斯特魯米林指數”,他運用數學模型制訂國民經濟平衡表,把年初和年末的物質財富生產和以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形式的分配過程聯結成為統一的鏈條,成功地解決瞭在研究經濟現象時遇到的許多復雜問題。斯特魯米林在20年代的許多著作是對當時蘇聯國民經濟計劃工作經驗的總結。他對計劃控制數字、指令性計劃、計劃平衡、年度計劃和遠景計劃,以及建立國傢儲備等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都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制訂計劃應自覺地提出社會改造的目的,即堅持計劃化的“目的論”,這一論點得到普遍的承認。

  蘇聯新經濟政策初期,發生過關於在貨幣貶值情況下如何進行社會計算問題的爭論。斯特魯米林提出按勞動單位(完成工作定額的小時產品)計算的方案,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在貨幣問題上,斯特魯米林是最先提出建立脫離黃金的“商品盧佈”的學者之一。他認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紙幣能夠履行黃金的職能,黃金在調節經濟過程方面的作用應由國傢調節來代替。

  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斯特魯米林主張商品貨幣關系很快就會消失,他認為社會主義最終建成時,將不再有社會產品的市場分配,因此,“價格”問題一般說來就會失去其所有含義和現實性。

  斯特魯米林還探討瞭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在《在建設共產主義的道路上》(1962)一書中,他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問題、所有制問題、三大差別消失問題、國傢問題,提出瞭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按需分配“應滿足的隻是合理的要求”,貫徹共產主義分配原則應該是付費與免費分配相結合。他反對集體農莊過渡到農業公社,反對把集體農莊改組成國營農場,主張建立集體農莊聯合體。

  60年代中期,蘇聯實行全面的經濟改革。在有關經濟改革的討論中,斯特魯米林強調社會主義經濟的商品性,但反對利用利潤率評價企業,不贊成企業按定額參加利潤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