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的活動。和財政撥款無償的資金活動性質不同,它是有償的資金運動,存款可以提取,貸款必須歸還,並且要支付利息。

  作用 社會主義信貸對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①是靈活地動員和分配社會上暫時閒置的貨幣資金的重要工具。國傢通過銀行把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各單位在迴圈和周轉過程中暫時閒置的貨幣資金,以及勞動者手中暫時不用的消費基金動員出來,以貸貸款的方式分配給亟需追加資金的企業和單位,有利於節省建設資金,加速整個社會的資金周轉,提高資金的利用效果。②是反映和監督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手段。通過銀行的存貸活動,可以瞭解各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促進企業搞好經濟核算,管好用好資金。③是調節貨幣發行和貨幣回籠的重要杠桿。在一定的范圍內,國傢可以通過調整存放款的利息率,擴大或收縮貸款等來調節貨幣的發行和回籠,使貨幣發行量適應於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以保持幣值的穩定,有利於生產與流通的正常進行。

  隨著社會主義國傢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信貸日益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原有的經濟體制下,財政通過無償撥款的方式,解決企業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的需要,銀行隻對企業臨時性、季節性流動資金需要,發放貸款。擴大企業自主權以後,銀行開始發放設備貸款和基本建設貸款,並統一解決企業的流動資金需要。社會主義信貸不僅對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個體經濟、國傢資本主義企業之間的資金進行調節,而且對全民所有制企業之間的資金進行調節。在社會主義經濟保持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種流通渠道的條件下,社會主義信貸在國民經濟資金調節中,必將日益發揮重要的作用。

  資金來源和運用 在中國,社會主義信貸的資金來源,有財政存款、企業存款、城鄉居民存款、自有信貸資金(包括國傢財政撥給銀行的信貸基金和銀行利潤)等。貨幣發行也是信貸資金的來源之一,但貨幣發行量必須符合流通中貨幣需要量。信貸資金的運用主要是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各單位發放貸款。貸款按行業劃分,有農業貸款、工業貸款、商業貸款;按經濟性質劃分,有全民所有制企業貸款、集體企業貸款、個體經濟貸款;按資金性質分,有流動資金貸款、技術改造(中短期設備)貸款、基本建設貸款;按時間分,有短期貸款、中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農業貸款的種類有:農業生產費用貸款、生產設備貸款、鄉鎮企業貸款、國營農業貸款、農村小水電貸款和對信用社的周轉貸款等。工業貸款的種類有:流動資金貸款、集體工業貸款、結算貸款、大修理貸款、中短期設備貸款、基本建設貸款、個體工業戶貸款。商業貸款的種類有:商品流轉貸款、農副產品預購定金貸款、大修理貸款、中短期設備貸款。

  信貸三原則 社會主義銀行信貸活動,遵循三項基本原則:①必須按計劃發放和使用;②必須有符合貸款條件的物資保證;③必須按期歸還。在中國,隨著國民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貸款按計劃發放的原則,發展為按合同、按市場需要發放。信貸的物資保證,是指適銷對路的物資。多年的經驗和教訓證明,隻講物資保證,隻要有物資就貸款,恰恰助長瞭不適銷對路、甚至沒有使用價值的、必然造成浪費和積壓的物資的生產。區別對待、擇優扶持和以銷定貸是貫徹信貸三原則的具體政策要求。

  在中國,除銀行信用外,社會主義經濟中還存在商業信用。這主要包括企業之間的預付定金和賒欠關系。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保留商業信用,有利於發展商品生產和企業之間的協作關系。在農村,除國傢銀行的信貸活動外,還存在農村信用合作社信用活動和民間借貸活動。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款、貸款業務已發展到很大規模。民間信貸活動也有一定的發展。在解決農村資金需要中,國傢銀行、信用合作社和民間的信用活動,都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