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拉法格

  法國和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傢,法國工人黨和第二國際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傢。出身於古巴聖地牙哥(當時為西班牙的殖民地)一個法國葡萄種植園主傢庭。1851年隨全傢返法國,先後在波爾多、圖盧茲讀書,後去巴黎、倫敦等地的的大學學醫。在倫敦期間認識瞭K.馬克思和F.恩格斯,接受他們的教育,並積極參加第一國際的活動。1868年4月同馬克思的次女勞拉結婚。同年10月遷居巴黎,參加和領導法國、西班牙的工人運動。1880年5月,拉法格同J.蓋得(1845~1922)一起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導下起草瞭法國工人黨綱領。1889年他為創建第二國際進行瞭卓有成效的活動。1905年統一的法國社會黨(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建立後,他任黨的常務委員會委員。1911年11月25日在巴黎附近的德拉韋伊去世。

  拉法格為傳播和捍衛馬克思的經濟學說作出瞭重要貢獻。他同勞拉一起將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許多著作譯成法文。他在《卡爾·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和保爾·勒盧阿-博利約先生對它的批評》(1884)、《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和佈洛克先生對它的批評》(1884)和《馬克思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理論同資產階級經濟學傢》(1892)等文章中,批駁瞭資產階級經濟學傢對《資本論》的攻擊,捍衛瞭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他在《進化──革命》(1880)、《工人政黨和資本主義國傢》(1880)、《資本的宗教》(1887)、《革命的次日》(1887)和《財產的起源與發展》(1895)等著作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系統地闡述瞭人類社會從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特別是對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進行瞭深刻的剖析,論證瞭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他堅決維護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認為各國無產階級可以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道路走向社會主義。他在《交易所的經濟職能》(1897)一文中,根據馬克思關於平均利潤率的理論,分析瞭交易所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作用。他在《美國托拉斯及其經濟、社會和政治意義》(1903)這一著作中,考察瞭壟斷制的形成以及工業資本同銀行資本相溶合的過程。他指出,托拉斯的出現標志著資本主義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的歷史現象,它對資本主義世界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致最近四十年來發生的一切經濟的、政治的和科學的現象都退居第二位瞭”。他認為托拉斯不能消除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和生產過剩危機,隻能擴大和加劇這種危機。他還駁斥瞭資產階級經濟學傢散佈的關於股份公司能使財產民主化的謬論。拉法格在這部著作中註意到帝國主義的某些經濟特征,但是未能對帝國主義的本質和歷史地位作出全面的科學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