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本位貨幣名稱和單位。輔幣單位原為先令(shilling)和便士(penny),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起取消先令。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new penny),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1982年起恢復便士舊稱,但進制不變。流通的紙幣面額有1、5、10、20、50英鎊;硬幣面額有1/2、1、2、5、10、20、25、50便士和1、2英鎊。

20便士及1英鎊硬幣

  “鎊”一詞約起源於公元775年。當時英國用1磅白銀分鑄成240個便士,鎊即240便士的通稱。為避免同計重的磅和其他一些國傢或地區使用的貨幣名稱鎊發生混淆,英國在pound(鎊)後加上sterling以示區別。1489年亨利七世首次鑄成金鎊,與銀幣一起流通。1663年又以新金磅畿尼(又譯幾尼,guinea)取代。1816年恢復使用亨利七世時期的金鎊。1821年英國正式實行金本位制,每英鎊含7.32238克純金,英鎊成為英國的標準貨幣單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戰爭結束後,於1925年5月13日改行金塊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迫使英國於1931年9月21日放棄金塊本位制,英鎊成為不兌現紙幣。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下降,為美元所代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價固定在1英鎊兌4.03美元的水平上。戰後,由於英國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支急劇惡化,1945年12月美國與英國簽訂瞭一個向英國提供37.5億美元的長期貸款協定,條件之一是從1947年7月15日起英鎊實行自由兌換(1946年12月18日規定的每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但實行不到一個半月,英國外匯儲備損失近10億美元,不得不於8月27日恢復外匯管制。從此英鎊更加不穩定,到1949年9月宣佈英鎊貶值30.5%,由1英鎊兌4.03美元降為2.80美元。50年代,英國經濟狀況持續惡化,英鎊危機迭起。1967年工人罷工,對外貿易逆差急劇擴大,同年11月18日宣佈英鎊再次貶值14.3%,由1英鎊兌2.80美元降為2.40美元(1967年11月規定每英鎊含金量為2.13281克)。1971年美元貶值後,英鎊勉強維持原含金量,同年11月18日,官方匯率調為1英鎊兌2.60571美元。但由於英鎊本身的價值也不斷下跌,無力支持固定匯率,遂於1972年6月23日起實行浮動匯率制。雖然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傢於1973年3月實行聯合浮動,但英國由於經濟狀況欠佳,英鎊繼續單獨浮動。在以後的年度,英鎊匯率跌多漲少。進入80年代,英鎊日益疲軟,1981年6月跌破1英鎊兌2美元大關,1982年11月跌至1.62美元,1985年初跌至1.05美元。80年代後期,英國經濟開始復蘇,英鎊匯率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