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向借款人提供長期貸款的資金交易。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之一。

  長期貸款主要由商業銀行、長期信用銀行、人壽保險公司、信託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其資金來源於儲戶和投保人的長期存款、保險金以及短期存款中的一部分,有的金融機構還有一些特定的資金來源。需求者主要是工商企業、政府部門和國際金融機構等。長期貸款的特點是期限較長(1年以上,甚至高達20年),利率較高,風險也較大。

  長期貸款的主要用途途是形成實物資本。在不同國傢,實物資本形成的途徑是不一樣的。有些國傢金融市場十分發達,企業資本的形成主要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在金融市場上實現,如美國、英國等。而有些國傢金融市場不夠發達或由於其他歷史的原因,企業資本的形成主要依靠銀行的長期貸款,如日本、德國和一些發展中國傢等,在這些國傢,銀行長期信貸市場的地位就十分重要。

  銀行長期信貸也是國際信貸活動的主要內容,主要有項目貸款、出口貸款以及自由外匯貸款。貸款方式有雙邊貸款或多邊貸款。雙邊貸款是一傢銀行單獨向借款人發放的貸款,特點是靈活方便,成本較低,便於加強同借款人的聯系;多邊貸款是由幾傢或十幾傢銀行共同參加的向一個公司或一個國傢或某些大型工程項目發放的貸款,特點是可以增加銀行資金供給能力,並減少單個銀行的風險。國際間長期貸款的利率一般采用浮動利率。

  長期貸款一般采用抵押放款的形式,抵押品主要是一些長期不動產(如土地、廠房、設備等實物資產),抵押的目的在於減少銀行在發放長期貸款時所面臨的風險。

  中國從1979年銀行發放中短期設備貸款開始,陸續辦理長期貸款業務,主要集中於基本建設貸款、設備貸款、技術改造貸款及開發性農業貸款等。其資金來源於財政撥款和銀行吸收的長期資金(如定期存款、專項基金等)。中國長期貸款的總量受到嚴格的計劃管理,貸款發放必須經過必要的評估和論證;貸款利率由中央銀行統一制定;貸款投向必須符合國傢產業政策,有的大型貸款項目須經國傢計委統一平衡、審定、批準。

  中國長期貸款大多采用信用放款形式,即在對借款單位經營狀況和技術、資金情況的調查基礎上,對貸款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確定貸與不貸,貸多貸少,並簽訂貸款合同書,以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按期歸還貸款。中國的抵押貸款是指生產經營企業將自己生產經營的在產品、產成品、在途商品等作為抵押物品向銀行取得貸款,銀行對其作為流動資金貸款進行管理,一般不屬於長期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