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槍支對各種預先設置的目標進行射擊,以命中精確度計算成績的一種體育運動。射擊競賽專案繁多,包括使用各種規格的步槍、手槍和獵槍對固定的、移動的、隱現的以及飛行的各種目標進行精確射擊和快速射擊。參加射擊活動不僅能學習射擊技術,而且可鍛煉身體,培養細緻、沉著、堅毅等優良品質。世界上廣大射擊愛好者還把射擊運動作為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目前除舉行世界和洲的射擊錦標賽外,射擊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洲運動會以及其他重大國際比賽的重要項目。

<

  近代的射擊運動是從軍用射擊和狩獵射擊演變而來的。瑞士在15世紀就舉辦過一種火繩槍的射擊比賽。19世紀發明瞭從後膛裝填子彈的步槍,射擊精確度大大提高,槍支的操作和攜帶更為方便,為射擊運動的開展創造瞭條件。這時期歐洲和美洲一些國傢的射擊運動有瞭一定程度的發展。

  射擊作為世界性的體育競賽項目始於1896年的第1屆奧運會。自1897年起每年舉行1 屆世界射擊錦標賽。1907年各國射擊協會國際聯合會成立(1921年改名為國際射擊聯盟)。1931年後,世界射擊錦標賽改為每兩年1屆,1954年又改為每4年1屆。最初的世界性射擊比賽由於各國使用的槍支規格不一,項目也不相同,國際上又無完整統一的比賽規則,因此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比賽的項目不斷變化,各屆比賽項目和規則很少相同。直至20世紀40年代,比賽項目和規則才逐步趨向穩定。早期世界性比賽多用軍用槍支,射擊方法與軍用射擊相近。隨後又增加瞭模擬獵取飛禽走獸的獵槍比賽項目。自從生產瞭專供射擊運動使用的各種運動槍支後,新的比賽項目大量出現。1897年第1屆世界射擊錦標賽隻使用1種槍支進行5個項目的比賽,到1978年第42屆世界射擊錦標賽,使用的槍支種類增至12種,項目有52個,參加射手人數多達1200人。比賽項目和參加人數的增加,使組織國際競賽存在很多困難。歐洲射擊錦標賽已把步槍、手槍和跑豬、飛碟等項目分別放在幾個國傢舉行,以解決組織大型比賽的困難。

  射擊競賽項目按其使用的槍支和射擊方法的不同,可分為4種類型:步槍項目、手槍項目、移動靶項目和飛碟項目。每種類型按槍支規格、射擊姿勢、射擊距離、射擊方法和目標種類的不同,又區分為更多的項目。目前國際射擊聯盟公佈承認世界紀錄的男子項目共42項,女子14項(見附表)。但世界紀錄,規定隻有在世界賽、奧運會及洲的比賽中創造的紀錄才能得到承認。射擊競賽分個人賽和團體賽,每個項目團體賽的人數,男子為4人,女子為3人。團體賽的名次是以個人成績相加的總和來評定。國際射擊聯盟規定世界射擊錦標賽的項目有男女個人和團體共52項。洲際射擊錦標賽的項目與世界錦標賽大體相同。亞洲射擊錦標賽目前不設大口徑步槍和移動靶項目。歷屆奧運會隻有男子項目,但女子可以報名和男子一道比賽。第22屆奧運會的射擊項目共7項,隻有個人比賽,不設團體項目。預定1984年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將增加男子氣步槍比賽,並第1次將3個女子項目列入奧運會。此後,女子除飛碟項目外,將不能參加男子項目比賽。除國際統一的競賽項目外,許多國傢還設有本國的傳統比賽項目。如美國、日本等國至今還舉行古老的前裝式火繩槍的射擊比賽。英國的傳統獵槍比賽是射擊各種模擬的獵物,如野雞、水鴨、野兔等,目標從隱蔽點突然出現,射手必須及時發現目標,快速射擊才能取勝。瑞典、蘇聯等國還有模擬決鬥的射擊比賽。

  20世紀初至40年代,美國、瑞典、瑞士、挪威、英國、法國等開展射擊運動比較早的國傢,是世界性射擊比賽的主要獲勝者。從第1屆至第14屆奧運會,美國共獲32枚金牌,居首位,其次是瑞典、挪威、英國、法國和瑞士等國。美國射手擅長步槍射擊,曾多次獲大、小口徑步槍的奧運會冠軍和世界冠軍。瑞典一度在手槍慢射和移動靶項目中取得優異成績。瑞士射手曾獲個人18次、團體25次大口徑自選步槍3種姿勢射擊項目的世界冠軍,獲個人14次、團體16次手槍慢射項目的世界冠軍。但自50年代以來,蘇聯、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保加利亞、波蘭等東歐國傢的射擊水平有瞭很大提高,在世界性比賽中奪得不少冠軍,並創造一批世界新紀錄。1952年蘇聯第1次參加奧運會後,便躍居美國之前。從第15屆至第21屆奧運會,蘇聯獲得金牌的總數已超過美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訓練上重視科學研究,加強心理訓練,成績提高很快,在第21屆奧運會上獲射擊總分第1。目前亞洲射擊水平較高的國傢是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日本。

  射擊運動在中國是一個年輕的體育運動項目。1951年團中央軍事體育部在北京開展軍用步槍射擊的業餘訓練活動,這是射擊在新中國作為體育項目的開始。1952年中央國防體育俱樂部成立,把射擊列為最初普及的3個重點項目之一,開始在大城市試辦基層射擊活動。隨後又頒發瞭《普通射手訓練大綱》和普通射手標準,凡自願參加射擊活動的青少年,可以參加各基層舉辦的普通射手訓練班,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兵器知識、簡易射擊原理和射擊技術的訓練,最後經理論和實彈射擊考核及格,發給普通射手證書。開展普通射手活動是中國群眾性射擊運動的主要形式,每年參加這項活動的人數多達數十萬人。在此基礎上,體育部門組織基層和省、市、自治區的射擊代表隊參加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1955年在北京舉行瞭有8個國傢參加的國際射擊比賽。年輕的中國射手第1次參加國際比賽,共獲4項團體第2名,5項團體第3名,女射手李素萍獲女子小口徑自選步槍立射冠軍。從1956年以來,張、陳蓉、張德勝、趙壁、徐惠敏、韓昌瑞、董湘毅、李亞敏、杜寧生、金東翔、高建敏、高慶、於吉平、謝毅力等14名射擊運動員先後多次創造瞭高於個人世界紀錄的優異成績。1978年第8屆亞洲運動會上中國射手獲8項團體和個人冠軍;1980年在同時舉行的第4屆亞洲射擊錦標賽、第1屆亞洲飛碟射擊錦標賽、第2屆亞洲女子和少年射擊錦標賽中,中國射手共獲22項團體和個人冠軍,並打破12項亞洲紀錄。中國女子項目曾多次取得接近或超過世界紀錄的好成績。

  近10餘年來,由於各國加強瞭射擊運動的科研工作,改進訓練方法,以及槍支、彈藥質量的不斷提高,射擊技術水平提高很快,許多優秀射手的技術水平達到瞭接近滿環的極限(見附表)。但如何使優秀射手在比賽中發揮水平,仍未很好解決。射手神經系統特征、意志品質以及心理因素等對比賽成績的影響,較之其他體育項目更為明顯。射擊運動要進一步提高成績,不能僅限於研究改進射擊姿勢和技術動作,更重要的是大力加強心理訓練,摸索與掌握各訓練時期射手心理特點及其規律,研究心理訓練的具體方法,這將是射擊訓練的主要研究課題。(見彩圖)

射擊比賽

男子射擊世界紀錄與中國紀錄對照表(截至1980.12.31)

男子射擊世界紀錄與中國紀錄對照表(截至1980.12.31)(續表)

女子射擊世界紀錄與中國紀錄對照表(截至198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