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曲棍球型的冰上運動(圖1)。最早流行於英國。19世紀中葉,在草地曲棍球的影響下,冰上曲棍球在北歐,特別是英國、挪威和瑞典迅速興起。19世紀末,冰上曲棍球在俄羅斯也開始流行,其規則和打法與北歐有所不同。1955年,為推進冰上曲棍球運動的發展,在蘇聯、瑞典、芬蘭、挪威等國倡議下,創立瞭國際冰上曲棍球聯合會,統一瞭規則,並正式定名為“冰上曲棍球”。從1957年開始,每兩年舉行1次世界冰上曲棍球錦標賽。

圖1 冰上曲棍球比賽

圖2 冰上曲棍球場地示意圖

圖3 冰上曲棍球用具

  比賽場地是一長方形冰場(圖2),長110米,寬65米。冰場兩端的中間設球門。球門高210厘米,寬360厘米,橫梁及門柱均用寬厚各12厘米的方木制成。運動員所持曲棍球拍長120厘米,寬6厘米,木質,重量不得超過450克。球為圓形,直徑6厘米,由帶色塑料制成,重60克。比賽時,場上雙方隊員各11人,其中守門員1人,運動員穿冰鞋和具有保護性裝備的運動服,手握曲棍球拍(圖3),為將球打進對方球門和保護己方球門不被射中而進行積極爭奪。每射中對方球門得1分,以比賽結束時得分多者為勝。每場比賽時間為90分鐘,分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比賽結束休息10分鐘。

  冰上曲棍球要求運動員滑行速度快,體力好,全面掌握攻防技術,如善於用手和球拍停球,在復雜的比賽情況下和高速移動中準確傳球,巧妙過人,準確而有利地射門等等。守門員則要善於用手接球,用冰刀、腿、腳和身體其他部位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