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圖書館業務水準、館藏品質和流通工作的一系列指標。主要包括文獻流通率、文獻利用率、讀者到館率、讀者借閱率、讀者滿足率、文獻拒借率、文獻保障率等。

  文獻流通率 文獻流通數(實際被讀者借閱、利用的文獻數) 與館藏中提供流通的文獻數的比率。其公式為:

  文獻流通率反映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利用情況和讀者的閱讀需求程度,是衡量館藏文獻質量和流通工作的重要尺度,也是研究讀者的重要素材。提高文獻流通率的主要途徑是:①采取積極主動的服務方式,增加文獻流通量。這涉及館內各項工作,包括文獻收集、文獻宣傳、文獻閱讀指導和流通方式等。②使館藏文獻成為有效基數,即不斷調整館藏文獻的結構,提高館藏質量,加強文獻剔舊工作等。

  文獻利用率 文獻流通數(借閱、復制等)與館藏文獻總數的比率,即館藏中被利用過的數量占全部館藏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文獻利用率是衡量圖書館工作效果的主要尺度,從中不但可看出讀者工作服務質量的高低,也可看出館藏質量的高低。不註意文獻利用率往往會助長單純追求藏書數量,不重視藏書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傾向。文獻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館藏質量低,內容不適合讀者需要;目錄不完善,讀者不易全面瞭解館藏;館藏復本率高;未經常開展剔舊工作;對讀者借閱文獻限制過嚴等。提高利用率有賴於提高圖書館各工作環節的質量,在讀者服務方面,應針對上述原因采取措施提高讀者到館率和文獻流通率,降低拒借率等。

  讀者到館率 全年到館讀者數與讀者總數的比率,即讀者全年平均到館次數。其公式為:

  一般說來,提高讀者到館率能促使其他比率相應提高。但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讀者到館率可能逐步降低,而文獻利用率卻會不斷提高。

  讀者借閱率 全年借閱文獻數與借閱讀者人數的比率,即每個讀者全年平均借閱文獻數。其公式為:

  讀者滿足率 讀者已借到文獻數與讀者合理借書要求總數的比率,即讀者在一定時期內已借到文獻數占全部合理借書要求總數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文獻拒借率 讀者未能借到的文獻數與讀者合理要求借閱的文獻數的比率,即索書條拒借數占索書條總數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文獻拒借率是檢驗圖書館文獻收集、分編工作和文獻管理的重要尺度,也是研究讀者的重要素材。降低拒借率的主要途徑在於增加重要文獻的復本,加快文獻的周轉,加強內部管理,積極開展館際互借等。

  文獻保障率 圖書館提供讀者使用的文獻數與圖書館擁有的讀者數的比率,即圖書館正式讀者平均占有的館藏文獻數。其公式為:

  對一個國傢來說,文獻保障率可反映圖書館事業的狀況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對一個圖書館來說,文獻保障率可反映其規模和滿足其讀者需求的潛在能力。在計算文獻保障率時應考慮到:①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圖書館具有不同的標準和不同的要求。②必須以館藏質量為基礎,不應計入不適應讀者需求的無價值的文獻,形成虛假的“保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