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檢索的一種類型。將文獻按一定的方式存儲起來,然後根據需要從中查出有關課題(主題)的文獻的過程。它包括文獻的整序和查尋兩個方面。整序是對文獻進行加工,按學科分類、主題詞字順或其他方式組織排序,形成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查尋是根據情報用戶的需要,從上述有序文獻集合中查出相關文獻。狹義的文獻檢索僅指後者。從性質上看,文獻檢索是一種相關性檢索,即隻能查出與用戶提問相關的文獻,供用戶參考,而不能直接解答用戶所提的問題。

  文獻檢索索是科學技術情報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研究的前期工作。它使人們能夠有效地控制和充分地利用數量巨大且迅猛增長著的各類文獻資料,大大節省文獻查找時間,及時掌握國內外有關信息,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復研究。

  根據文獻加工深度的不同,文獻檢索可以分為題錄檢索、文摘檢索和全文檢索。前兩種檢索都隻能查出原文獻的代用品──二次文獻,而全文檢索則要求把文獻的全部信息都存入系統中,用戶可根據需要從中直接查出有關文獻的全文或其中一部分(節、段、句等)。文獻檢索按檢索設備分為手工檢索、機械檢索和計算機檢索。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總結, 目前有多種文獻檢索方法(見情報檢索方法)。按檢索語言和標引方法劃分,有分類檢索法、主題檢索法、作者檢索法、代碼檢索法等。手工檢索時文獻查找的方法,一般有直接查找法、追溯法和分段查找法。直接查找法又稱常用法,是直接使用普通的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查尋文獻。它又可分為順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追溯法即利用已知文獻追溯其他相關文獻,借助文後參考文獻或引文索引來進行。分段查找法則是根據需要和條件,分段交替使用前兩種方法,互相取長補短。查找文獻的步驟:①分析檢索要求,②制訂檢索策略,③試查和調整檢索策略,④正式查找,⑤補遺性查找,⑥整理檢索結果或打印輸出,⑦獲取或復制原文。利用計算機查找文獻時,用戶的檢索要求用佈爾邏輯提問式表示。另外,根據用戶需求和檢索系統功能的不同,還可以采用位置運算符、一致條件 (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任意一致等)、比較條件(等於、大於等於、小於等於等)、加權檢索、截詞檢索、范圍檢索、字符串檢索等技巧,以提高檢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