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電子電腦技術處理圖書館工作的現代化設施。又稱電腦化圖書館系統。它使圖書館的文獻採購、編目、流通等業務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實現自動化,在現代圖書館中佔有重要地位。

  發展簡況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特別是電腦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進步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20世紀50年代後期,北美和英國的一些圖書館開始瞭電腦應用試驗。到60年代中期,已有相當數量的圖書館館建立瞭單機脫機批處理系統,其特點是各個圖書館的計算機(或利用計算中心的計算機)隻處理本館某一方面的業務工作如采購、編目或流通等,與其他圖書館使用的計算機沒有聯系,並且一般不能即時給出處理結果,而是把若幹處理要求集中後,一批一批地進行處理。這種系統在當時起瞭很大的作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如生產機讀目錄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編目系統等,不僅堅持下來,還不斷發展,逐漸影響瞭世界的圖書館自動化。70年代開始發展圖書館自動化聯機系統和網絡系統。聯機系統指工作人員或讀者通過終端使用計算機可即時得到處理結果;網絡系統則是指多個圖書館的計算機相連成網,計算機網絡為這些圖書館共同工作(見圖書館自動化網絡)。這些系統在70年代中期以後逐步成熟。80年代初期,為瞭改變一個圖書館中若幹系統互相分立的缺陷,在美國出現瞭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並代表瞭一種發展方向。同時網絡系統有從集中處理(集中式數據庫)向分散化(分佈式數據庫)方向發展的趨勢。由於微型計算機功能的增強和價格的下降,帶光盤的微機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中小型圖書館特別是發展中國傢的中小型圖書館,將可能廣泛使用微型機。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大容量電子存儲技術的發展,一些專傢預測,到20世紀末或21世紀初,將出現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高級形式──電子圖書館。

  中國70年代末個別圖書館開始瞭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研究和試驗。80年代中期有個別的單機系統投入試驗性運行。90年代初北京圖書館配備瞭大型計算機,購置計算機 (有超級小型機或超級微機,但大多是微型計算機)的圖書館已達數百所,並研制出上百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少數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帶光盤的文獻采購編目自動化系統和帶光筆的文獻流通系統也已投入運行和使用。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的西文圖書采編系統

  結構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由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系統、數據庫和相應的人員組成。①硬件系統包括計算機主機、外部設備、通訊設備和其他設備等。由於圖書館工作的特殊性,硬件系統要求具有很強的邏輯運算功能,較高的運算速度,大容量的內外存儲器 (內存 1兆字節以上,外存幾十兆至幾千兆),完善的多種形式的輸入輸出設備,良好的數據通訊能力等。②軟件系統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軟件要和硬件系統配套,以適應圖書館工作的需要,例如要有很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包括多種文字的處理能力等。應用軟件主要是處理圖書館各方面工作的各種程序以及其他有關程序和相應的文本等。③數據庫用以存儲和組織圖書館工作需要的各種數據,如采購數據、編目數據、流通數據、連續出版物數據以及各種管理、統計數據等。它們是建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處理對象和基礎。④人員包括系統人員、軟件人員、硬件人員和操作人員等,一般都應掌握有關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並熟悉有關的圖書館業務工作。

  類型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可分為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系統和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兩大類。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系統包括:文獻采購自動化系統、文獻編目自動化系統、文獻流通自動化系統、館際互借自動化系統、連續出版物管理自動化系統、書目查詢自動化系統和參考咨詢自動化系統等,其中的參考咨詢自動化系統常和情報服務機構的情報檢索系統相連接,以充分利用館外的各種信息資源。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則包括人事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和物資管理信息系統等。各個具體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在子系統數目和類型上可有所不同。

  作用和意義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建立,使圖書館工作發生瞭深刻變化:它大大減少瞭傳統圖書館工作中繁雜而又重復性強的手工勞動,提高瞭各種文獻的加工處理和檢索速度,並使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更加高效率、方便和靈活多樣,達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它還大大地加強瞭圖書館統計工作,能及時提供各種精確、詳盡的統計數據,便於對圖書館工作的決策和研究。圖書館自動化網絡系統的建立和發展,還有助於開展合作編目、建立聯合目錄、館際互借、館際采購協調等,真正實現瞭資源共享,也更加方便瞭讀者。它們還使圖書館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達到瞭新的水平。總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出現和發展使圖書館工作發生瞭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