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官修書目。亦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朝設立《四庫全書》館,纂修《四庫全書》。凡收入《四庫全書》的書籍和“無礙”未毀(存目)的書籍,都由館臣撰寫提要,後由總纂修官紀昀、陸錫熊據乾隆皇帝弘曆的旨意加以修改,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匯輯成《四庫全書總目》200 卷,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武英殿刊行。

  《四庫全書總目》共收錄書籍10254種,172860 卷。其中收入《四庫全書》的34611種,79309卷;“存目”6793種,93551卷。基本上包括瞭先秦至清初尚傳世的重要書籍,尤其對元代以前的書籍收錄較全。該書除著錄書名、卷數和著者外,還註明書籍來源,如采進本、內府本、敕撰本、進獻本、《永樂大典》本、通行本等。提要部分通常簡介著者,論述著作內容得失,說明文字增刪,卷帙分合,版本異同。所收書籍按四部分類法編排,共分4部44類,其中經部10類、史部15類、子部14類、集部 5類,有些類下再分若幹小類,同一小類圖書以時代為序,經、史、子、集每部之前有總序,每類之前有類序,小類後間有按語,旨在說明某類圖書的學術源流及立類理由。

  《四庫全書總目》類目如下(括號內為小類):

  經部:易、書、詩、禮(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訓詁、字書、韻書)。

  史部: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詔令、奏議)、傳記 ( 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史鈔、載記、時令、地理(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遊記、外紀)、職官(官制、官箴)、政書 (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目錄 (經籍、金石)、史評。

  子部:儒傢、兵傢、法傢、農傢、醫傢、天文算法(推步、算書)、術數(數學、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 )、藝術 (書畫、琴譜、篆刻、雜技)、譜錄 (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雜傢(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類書、小說傢(雜事、異聞、瑣語)、釋傢、道傢。

  集部:楚辭、別集(漢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康、南宋建炎至德祐、金至元、明洪武至崇禎、國朝〔清〕)、總集、詩文評、詞曲(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

  《四庫全書總目》卷首有弘歷的“聖諭”,四庫全書館臣的“表文”及“職名”、“凡例”等,記載瞭《四庫全書》和《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經過、人員分工和編寫體例。

  由於《四庫全書總目》卷帙浩繁,翻閱不便,初稿完成後,紀昀等又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以不錄“存目”、簡略提要的辦法,輯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並由館臣趙懷玉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錄出副本,在杭州刊行。因此簡本早於《四庫全書總目》問世。

  《四庫全書總目》在目錄編纂體例、文獻分類、提要撰寫和文獻考訂等方面均有獨特成就,是中國古典書目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也為今人瞭解和查考中國古代典籍提供瞭方便,一些學者把閱讀該書視為讀書治學的門徑。

  《四庫全書總目》除武英殿本外,還有乾隆六十年(1795)浙江杭州刻本和同治七年(1868)廣東刻本。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本是以浙本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和廣東本而成的,書後附《校記》、《四庫撤毀書提要》(9篇)以及阮元撰的《四庫未收書目提要》(170多篇)。餘嘉錫撰的《四庫提要辨證》和胡玉縉、王欣夫輯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可糾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疵謬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