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著錄書畫的專書。共44卷,乾隆九年(1744)奉敕編纂,成書於乾隆十九年 (1754)。編纂者有張照、梁詩正、厲宗萬、張若靄、莊有恭、裘日修、陳邦彥、觀保、董邦達。

  清初,皇室及私傢均重收藏。康熙雍正時期,皇室收藏已有一定規模,至乾隆則大力搜求書畫,不斷充實內府。清初著名私人鑒藏傢如孫承澤、梁清標、曹溶、安岐等人的藏品此時也多為內府所收,從而使皇室內府所藏書畫空前鼎盛。乾隆八年(1743)敕修《秘殿珠林》,著錄瞭瞭皇室內府所藏釋典道傢的書畫、石刻、木刻和織繡等。《石渠寶笈》繼《秘殿珠林》之後著錄瞭內府所藏道釋以外的歷朝書畫。體例依《秘殿珠林》,按收存地點分類編次,如乾清宮、養心殿、三希堂、重華宮、禦書房、學詩堂、畫禪室、長春書屋、隨安室、攸芋齋、翠雲館、漱芳齋、靜怡軒、三友齋等,並以書冊、畫冊、書畫合冊、書卷、畫卷、書畫合卷、書軸、畫軸、書畫合軸按類分列條目,而箋素尺寸、印記姓名、賦鿏題跋與奉有禦璽者,皆予記載。但因書畫貯藏之處過多,致使該書內容繁雜重復,不便檢覽。

《石渠寶笈》

  乾隆五十六年(1791),王傑等奉敕編撰《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續編,至嘉慶二十年(1815),續成三編。

  《石渠寶笈》曾收入《四庫全書》四部之中的子部藝術類。1918年涵芬樓出版瞭初、續二編石印本,三編僅存目。1969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出版瞭三編著錄影印本,並附有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