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講是出版、印刷的原始根據,在印刷的五大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機械)中居於首位。一般由客戶提供。文字原稿由作者和編輯決定,其社會效果取決於原稿的內容,印刷品質隻與印刷技術和條件有關。圖像原稿的複製不僅與印刷技術和條件有關,而且取決於原稿本身的品質。

  各類圖像原稿因內容、流派、材料、表現手法和手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但都是由點、線、面、顏色和階調組成,隻不過有的簡單,有的複雜。不同的點、線、面,不不同色相、不同飽和度的顏色和不同亮度的階調組合在一起,就構成各種類型的圖像──原稿。

  原稿的分類:①以圖像的構成分。一種是連續調原稿,即圖像從最亮到暗的色調是連續的,如照片、油畫、水彩畫等;一種是網點原稿,即由點、線組成隻有兩個階調的原稿,如鋼筆畫、線條圖表等。②以顏色分。一種是隻有亮度變化的黑白原稿,如黑白照片、水墨畫等;一種是既有亮度變化又有色相、飽和度變化的彩色原稿,如彩色片、彩色繪畫等。③以表現手法分。一種是繪制的各種畫稿,如畫傢的藝術創作;一種是攝影原稿,雖然有攝影者的取舍作用,但一般都是大自然的真實記錄。④以圖像的光學性能分。一種是透射原稿,即底基是透明的,用透射光源觀察的原稿;一種是反射原稿,即底基是不透明的,要用反射光觀察的原稿。

  透射原稿又有彩色與黑白之分。在彩色透明原稿中,有3種類型:a.彩色反轉正片,習慣上叫天然色片,是用彩色感光材料經過實物曝光、黑白顯影、第2次曝光、彩色顯影、漂白、定影、水洗等過程在同一張感光材料上得到色調與實物一致、圖像左右與實物相反的正橡,多以此制版;b.彩色負片,用彩色感光材料經過實物曝光、彩色顯影、漂白、定影等過程得到明暗與實物相反、顏色為實物的補色的底片;c.彩色復制片,有的是用彩色負片拷曬在透明的彩色感光材料上,有的是用彩色正片翻拷成彩色正片,兩種情況都能復制成多張彩色片。黑白片也有正片與負片之分,在亮度上與實物一致的叫正片,放映的黑白電影片就是黑白正片;在亮度上與實物相反的叫負片,一般是用負片拷曬或縮放成黑白照片進行制版。

  反射原稿大體可歸納為4種:各種畫稿,如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廣告畫等;黑白和彩色照片;印刷品再制版;實物制版,一般指平面實物,如絲綢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用電子分色機制版已成為主流。但是,幅面大的(如國畫)、色料凹凸不平的(如油畫),不適合電子分色的要求,因此將各類畫稿翻拍成彩色正片,這種彩色正片叫二次原稿。實際上彩色復制片也屬於二次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