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省市級綜合性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孔廟內。1953年籌建,1981年正式開放。

  孔廟,占地2.2 萬平方米,創建於元代大德六年(1302),經歷代修葺,三進院落保存完整。主體建築有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等。明、清進士題名碑林為國內僅有。今兩側殿廡辟作展廳,面積2000餘平方米。

《北京簡史》古代部分展覽室

  館藏的各類文物總計8.3萬餘件,其中一級品305件。藏品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北京地區出土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商周以至遼、金、元、明、清各代。珍品有京郊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銅器“堇鼎”,通高62厘米,重41.5千克,內壁有銘文4行26字,對研究北京古代歷史有重要作用。此外還有“伯矩鬲”,“碧玉版十三行”等。

  基本陳列有《北京簡史》,由北京古代史 (原始人類至清中期 )、近代史 (1840~1949) 兩部分組成。為適應孔子廟的特點,在大成殿內又開放瞭《祭孔禮儀》專題陳列,作為基本陳列的補充,還經常舉辦各類小型專題展覽,如《李大釗紀念展覽》、《一二九運動紀念展覽》、《吳晗紀念展覽》和各種館藏文物、民間風俗、個人書畫展覽等。1988年,該館的《中國明清繪畫》在南斯拉夫盧佈爾雅那市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