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聞事業在歐洲較為發達。15世紀末出現期刊。1631年J.勒諾多神父創辦定期刊物《公報》。1836年出現廉價報紙,標誌著現代報刊的開端。1881年《新聞自由法》頒佈後至1914年,是法國報刊的黃金時代。1914年有日報500傢,總發行量900萬份,居世界首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逐漸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進入壟斷階段,1945~1980年間,日報總數由203傢下降到85傢。

  1985年有各類報刊約900種,多為私人所所有,年印刷量80多億份(期)。有30多個報業集團,主要的有埃爾桑集團、阿歇特集團、阿莫裡集團、巴亞德集團、費利巴其集團等。報刊收入中廣告費約占56%。

  在巴黎出版的面向全國的綜合性報紙有9傢。按發行量排列為《法蘭西晚報》、《世界報》(法國)、《費加羅報》、《解放瞭的巴黎人報》、《巴黎晨報》、《人道報》、《解放報》、《十字架報》、《巴黎日報》。《回聲報》為權威性經濟日報。在70多種地方日報中,《法蘭西西部報》發行量居全國之首。

  期刊約1.4萬種。重要的綜合性政治周刊有《快報》、《新觀察傢》、《方位》、《費加羅雜志》、《星期日人道報》等。經濟周刊有《新經濟學傢》、《發展》等。

  法國是歐洲第1批開辦廣播、電視的國傢。1922年開辦官方和民辦的廣播電臺。1935年進行電視實驗廣播,掃描行數60行,1938年改為445行播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占領當局禁止法國人經營廣播。戰後,政府吊銷全部私營廣播電臺的營業許可證,廣播電視全部由法國廣播電視臺獨傢經營。廣播電視收費制度分別開始於1933年和1949年。1967年10月,采用本國發明的 SECAM制式播出彩色電視節目。1968年10月,電視開始播出商品廣告。

  法國廣播電視曾多次改組。1975年1月,法國廣播電視公司解散,改組為7個事業機構。1986年議會通過視聽傳播法,決定出售法國電視1臺,由私人資本經營。後由佈依格集團購得。1987年,除電視1臺外,法國的廣播電視機構還有:法國廣播電臺,經辦4套全國性廣播節目,3套每天24小時廣播,1套教育節目每天廣播16.5小時。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使用8種語言,每周廣播150小時。“第2 天線”電視臺,每周播出118小時。法國地方電視臺,每周對全國廣播87小時,另有部分地區性節目。此外有商業、音樂、收費電視臺各1座,通過衛星和地區兩種方式傳送,播出時間各為77~148小時。1987年法國有收音機2000萬架。電視接收機1816.8萬架,包括彩色電視接收機1220萬架。每百人平均各擁有32.7架和22架。

  法新社是法國主要通訊社,也是國際性通訊社。此外還有中央新聞社等20多傢較小的綜合性或專業性通訊社和10傢圖片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