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現代出版業是從19世紀逐漸發展起來的。1920~1928年,是法國出版業的繁榮時期。1925年出版新書1.5 萬種。1930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法國出版業面臨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國土被德軍佔領,出版業蕭條。1945~1948年,是出版業恢復時期。20世紀50年代,出版業重新進入繁榮時期,中小型出版社紛紛成立。1967年圖書年度營業額達14.62億法郎,1970年達20.68億法郎。1970年,年度出書21571種,其中新書10924種,新版版書1406種,再版書9241種,印量約2.5億冊。

  出版機構 1985年全國擁有出版社4094傢,其中年度出書100種以上的出版社55傢,年度出書50~100種的39傢,出書50種以下的小型出版社4000餘傢。大多數出版社集中在巴黎,其次是裡昂。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阿歇特出版公司、歐洲出版交流公司、城市出版公司、拉魯斯出版社、費爾南·納唐出版社、弗拉馬裡翁出版社。主要的政府出版機構是:法國文獻局、國傢科學研究中心出版社。其他著名的出版社有:博爾達出版公司、馬松出版公司、埃羅爾出版社、瑟伊爾出版社、維戈出版社、迪迪埃出版社和法蘭西大學出版社。

  發行方式 法國圖書的發行,分直接銷售與間接銷售兩種。直接銷售,系出版商以公開價將圖書銷售給經紀人、讀者、團體、政府部門,和以非公開價銷售給圖書俱樂部和零售商(包括書商、超級市場、百貨商店)。間接銷售,系出版商以非公開價,通過代理商、發行商、批發商中轉後,銷售給零售商。自1971年起,明確瞭代理商和發行商的職責。代理商負責向各個書商、批發商、超級市場推銷書籍,並獲得訂單,起圖書供應代表作用。發行商負責供貨。集中訂單、處理訂單、管理顧客帳目及記錄退貨,是圖書供應商。全國共有圖書批發、發行公司143傢,其中14傢專門批發、發行外文圖書。最大的圖書批發公司是:阿歇特出版發行公司、阿歇特發行公司、圖書代理公司、聯合發行公司。零售圖書主要是書店、書亭、圖書俱樂部、郵購公司和送書商。期刊發行主要通過報刊代理公司,巴黎報刊代理公司是最大的報刊代理公司。全國有大型書店2500傢,中小型書店17000 傢。最大的書店是:弗納克書店(巴黎)、北方菲雷書店(裡爾)、莫拉書店(波爾多)。全國最大的圖書俱樂部是法蘭西俱樂部,擁有會員400萬人。1985年,年度營業額16.73億法郎。

  行業組織 全國性行業組織有:全國出版協會、全國書業聯誼會、全國專業報刊聯合會、全國報刊聯合會、全國書商聯合會。

  政策與法規 政府一般不幹預出版活動,但起一定指導作用。法國文化與交流部圖書與閱讀局負責制訂促進出版業發展的政策,統一管理政府用於促進圖書出口和資助翻譯法國圖書事業的“圖書文化基金”。政府對一般商品征收18.6%增值稅,對圖書、期刊、音像制品分別征收7%、4%和33.33%增值稅。對出口書刊免征增值稅。對進口書刊征收7%進口稅。對進口音像制品征收3~5.4%進口稅。自1982年起實行統一書價制。圖書的國內售價分非完稅價與完稅價兩種。出口圖書均為非完稅價。1887年加入《伯爾尼公約》。1974年加入《世界版權公約》。采用國際標準書號,語區號為2。

  出版近況 全國性出版物目錄是:《法國新書目錄》、《在版圖書目錄》。最有影響的期刊是:《巴黎競賽畫報》、《快報》、《問題》。1986年,年度出書3042種,出版期刊2410種。1985年,進口圖書約9億法郎,主要進口國是比利時、瑞士、美國、英國;出口圖書21.5億法郎,主要出口國是比利時、瑞士、加拿大、美國、阿爾及利亞。1985年向中國出口圖書420萬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