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社會民主,實現輿論監督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原則同樣適用於廣播、電視、通訊社等其他新聞傳播工具。

  新聞傳播工具以所代表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及這個集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為準繩來判斷社會現實,確定批評的方向和具體對象。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曾要求社會主義報刊開展社會批評,指責壞人壞事。中國共產黨把報刊作為開展批評的重要武器。在報刊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在報刊工作中的具體體現。19500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在報紙刊物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1954年7月,又公佈《中共中央關於改進報紙工作的決議》。這些文件對加強報紙批評的問題作瞭深刻的論述和具體的規定。1981年1月,中共中央發出瞭《關於當前報刊新聞廣播宣傳方針的決定》,重申報紙批評的重要性,並且根據新的情況作出瞭新的規定,再次提出“各級黨委要善於運用報刊開展批評,推動工作”。

  在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報刊批評的主要經驗是:①批評必須真實、準確。批評報道失實,報刊編輯部和有關人員應作公開檢討。還要處理好局部真實和整體真實之間的關系,即不僅要做到單個事實的真實、準確,尤其要註意從總體上、本質上、發展趨勢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實性。在社會主義社會,總的來說,主導面是光明的,同時也存在著陰暗面;報刊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②提倡建設性批評,反對破壞性批評。批評要註意效果,實行團結—批評—團結(即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達到團結)的方針,做到有利於人民的事業,有利於黨的工作和黨的團結,有利於提高群眾和幹部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③批評報道要註意掌握時機,掌握批評的數量和分寸。④各級黨委及政府要領導與支持報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