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繪製在縑帛上的古地圖。共2幅。1973年發現於湖南省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的地圖之一。該地圖與其他帛書折疊存放在3號墓東邊箱的一個長方形盝頂形蓋漆匣內,出土時已經斷裂破碎為若幹帛片。在採取瞭一系列修復措施之後,將帛片一一揭開,並按順序拍攝照片,根據照片拼接復原。復原的主要依據是:

  ①原圖折疊方式所形成的帛片排列次序,與帛片揭開時照相編號的次序一致;②參照文獻資料記載,有些縣級地名可以確定其大致位置置;③表示河流、山脈、道路以及其他線劃符號連續銜接;④各層帛片上滲印的痕跡處於互相對稱的位置;⑤地圖四邊有用針線縫起的折邊痕跡,中間有兩幅帛拼連的痕跡。兩幅地圖方位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都沒有標註圖名、圖例、繪制年代和比例尺,根據內容暫定名為《地形圖》和《駐軍圖》。

  《地形圖》 經復原的圖幅為邊長96厘米的正方形。所繪范圍,相當於今湖南省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廣東省北部,即湘江上遊第一大支流瀟水流域、南嶺及九嶷山鄰近地區,比例約在十七萬分之一至十九萬分之一之間。

  據考訂,所繪主區為西漢諸侯國之一的長沙國南部。地圖比較詳細而且突出地表示瞭水系,用粗細均勻變化的線條繪出大小河流30餘條,有的在河口處標註瞭名稱,如營水、舂水、深水、泠水、庸水、羅水、壘水、臨水、參水等。山脈用閉合曲線加繪暈線表示走向,使復雜地形脈絡清楚,九嶷山一帶用魚鱗狀圖形表示峰巒起伏的特征,並有9個柱狀符號,旁註“帝舜”2字。居民點有80餘處,縣級居民點8處,用矩形符號表示。鄉裡用圓圈符號表示,大小不等。地名寫在矩形或圓圈符號之內,8 個縣城的名稱分別為:桂陽、南平、觀陽、泠道、桃陽、舂陵、營浦、齕道。

  《駐軍圖》 經復原為長98厘米,寬78厘米的長方形。以田青、紅、黑3種顏色繪制,圖幅左側及上方分別註有東、南兩個方位。主區大致在今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瀟水流域,所表示的是《地形圖》的局部地區,比例約為八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左右。但兩幅地圖畫法不同,內容互有出入,風格、字體、使用的符號也不一致。

  《駐軍圖》側重在居民點和兵力部署上,屬於專用地圖。河流用田青色繪制,河名註在源頭。往北流的主流為大深水,支流有條水、湛水、孑水、滿水、陯水、蒥水、智水、如水、資水;往南流的有袍水、廷水、蕃水,與地形圖名稱不同。山脈用單線象征性地繪成山字形,並加裝飾,近似圖案化的方法,有留山、昭山、蛇山、居向山等9 處標出山名。圖幅中央有三角形城堡,內註“莠道”字樣。圖上共有9支軍隊的駐地,用黑紅兩色雙線勾框表示,分別註明為“周都尉軍”、“徐都尉軍”、“司馬得軍”等。四周防區界線用紅色標繪,居民點除瞭標志地名以外,還旁註戶數及遷並情況。圖幅右側帛片破損比較嚴重,尚未完全拼復。

  除上述兩幅地圖之外,還有一幅圖,上部繪有墓塋和墓壙,下部為城垣及宗廟建築,應屬於《周禮·春官》記載的“辨其兆域而為之圖”一類的陵寢建築圖,尚未整理發表,暫定名為《園寢圖》。

  

參考書目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古地圖》,文物出版社,北京,1977。

 中國社會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地圖集》,文物出版社,北京,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