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河上遊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馬廠類型 (馬廠期)、半山-馬廠文化由此得名。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原鄉邊牆村。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進行地質考察時發現。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瞭調查,1982、1984和1987年青海省文物管理處、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瞭復查。該遺址是研究青海東部地區古文化的主要遺址之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地處處湟水南岸第二臺地上,面積近3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5~1.5米。斷崖上暴露有大量石器、骨器、陶器和灰坑遺跡等,內涵包括馬傢窯文化馬廠類型、齊傢文化、卡約文化上孫類型和辛店文化等時期的遺存。

  馬廠類型遺物主要為中晚期遺存,有彩陶壺、盆、甕、罐以及粗陶罐等。彩陶表面往往飾有一層紅色或紫色陶衣,彩繪為黑色,花紋以圓圈紋、變形蛙紋、菱形紋、平行線紋、連弧紋、方格紋為主。粗陶表面裝飾有繩紋和附加堆紋等。

  齊傢文化陶器有蘭紋折肩壺、雙大耳罐、折沿盆等,火候較高,陶質細膩,陶色呈紅褐色。部分陶器表面打磨光滑。

  卡約文化上孫類型陶器,以平底器為主,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可辨器形有雙大耳罐、雙腹耳罐、鬲、豆、粗陶甕等。陶質較粗糙,往往羼有細沙,以夾砂紅褐陶占多數。器表飾一層紅褐色陶衣,有的器表經過打磨。彩繪紋飾有連續三角聯紋、豎道紋、渦形紋、勾連紋,線條粗細不一,富於變化。

  辛店文化遺物屬於姬傢川類型。陶器殘片有鬲、壺、罐、甕等,質地粗糙,陶土中多羼有砂粒。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和彩繪,繩紋線條深而細密,彩繪以黑色為主,花紋主要以連續回紋、寬帶紋、雙勾羊角形紋、波浪紋、“ S”形紋、三角紋、折線紋為主。造型以凹底器為主,其次為三足器和圈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