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技藝精湛。起源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石器。此後,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中國的青銅器、陶瓷、絲綢、刺繡、漆器、玉器、琺瑯、金銀製品和各種雕塑工藝品,相繼取得輝煌成就。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充分反映中國工藝美術的高度發展和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響。

  主要產品和產區 中國工藝美術可分十幾大類、數百小類。大類包括陶瓷瓷工藝品、雕塑工藝品、玉器、織錦、刺繡、印染手工藝品、花邊、編結工藝品、編織工藝品、地毯和壁掛、漆器、金屬工藝品、工藝畫、首飾等。

  中國工藝美術聲譽較盛的集中產區,主要分佈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和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湖南等省。北京以生產特種工藝品為主。著名的產品有玉器、象牙雕刻、景泰藍、雕漆、雕填漆器、宮燈、玻璃工藝品、紅木小件、首飾、絨制工藝品和絹花等。此外,北京的地毯、補花、京繡也獨具特色。天津盛產地毯,產品以純羊毛手工栽絨地毯為主。其他傳統產品有風箏、剪紙、楊柳青木版年畫和“泥人張”的彩繪泥塑以及“刻磚劉”的刻磚藝術等。上海的工藝美術國內外稱著的有顧繡、絨繡、繡衣、地毯、玉器、象牙雕刻、漆器、首飾及黃草編織等。

  山東省的花邊、草編歷來享譽海外。濰坊的嵌銀絲紅木小件、仿古銅器、風箏、拓片、木版年畫,淄博的美術玻璃和美術陶瓷,萊州的石雕,都是傳統的藝術佳品。江蘇省工藝美術品種和產地眾多。蘇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蘇州的緙絲、宋錦、紅木雕刻、明式傢具、文房四寶、仿古銅器、裝裱、桃花塢木版年畫以及折扇、檀香扇、寶素珠等,都是聲名卓著的工藝品。此外,還有揚州玉器和漆器、常熟花邊、南京雲錦、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無錫惠山泥人、南通彩錦繡等。浙江省的著名工藝品有青田石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嵊州竹編、蕭山花邊、杭州織錦、杭州綢傘、王星記折扇、龍泉青瓷和龍泉寶劍、溫州甌塑和挑花,以及臺州、寧波的草編、麻編等。福建省的主要產品有福州的脫胎漆器、壽山石雕、龍眼木雕、軟木畫,德化瓷器,漳州臉譜,泉州木偶、竹編,廈門珠繡。廣東著名的產品有粵繡、花邊、彩瓷、端硯、金漆木雕、藤編、葵編、草編、陶瓷、煙火爆竹等。主要產區集中在廣州、佛山、汕頭、肇慶、東莞等地。四川省是西南地區工藝美術的集中產區,有蜀繡、漆器、首飾、瓷胎竹編、竹簾畫、篾絲扇、榮昌陶器、邛崍彩釉陶瓷等傳統產品。湖南省的傳統產品有湘繡、菊花石雕、醴陵瓷器、邵陽竹刻、瀏陽爆竹、益陽水竹涼席和竹器。

  其他省、自治區也有不少著名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和產區。如江西省景德鎮的瓷器和宜春地區的焰火爆竹;陜西省西安的皮影、陶俑、剪紙、唐三彩等;安徽省的歙硯、蕪湖鐵畫、絲棉畫;山西省的稷山螺鈿漆器和平遙描金漆器、晉中黑陶、長治堆錦;河南省的禹州鈞瓷、臨汝瓷和開封汴繡;河北省的曲陽漢白玉石雕、唐山陶瓷;遼寧省的撫順煤精雕刻、沈陽“遼三彩”;吉林省的樹根雕、地毯;黑龍江省的編結繡、樺木雕刻;湖北省的漢繡和廣濟竹器;廣西的泥興陶器、桂林梳篦和欽州煙火爆竹;貴州省的大方漆器和玉屏簫笛;雲南省的斑銅、大理石雕和個舊錫器;甘肅省的酒泉夜光杯和洮州石硯;內蒙古的地毯;青海省的酥油塑;寧夏的賀蘭山石刻等。

  在少數民族工藝品中,著名的實用品有蒙古族的馬鞍、腰刀、鑲嵌制品;傣族、壯族、土傢族、苗族、侗族、黎族等不同風格的織錦;維吾爾族、藏族的地毯;維吾爾族的花帽、樂器;苗族、侗族的挑花、銀首飾;苗族、佈依族的蠟染;哈薩克族的補花;彝族的漆器等。

  地方特色和藝術流派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而且各地的產品都有其濃鬱的地方特色。如陶瓷,有鈞、汝、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窯,現在的主要產區,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保持和發揚各自的獨特風格。景德鎮的產品裝飾以青花、釉裡紅、釉上古彩和粉彩最具代表性。薄胎瓷和顏色釉瓷也是景德鎮獨樹一幟的產品。湖南醴陵的產品以釉下五彩瓷最著稱。廣東楓溪瓷器以鏤雕最有名。山東淄博瓷器突出的產品是焦寶石瓷。河北唐山陶瓷的獨特產品是滑石瓷、骨瓷和白玉瓷,裝飾方法以釉上新彩、噴彩和雕金為主。河北磁州窯(邯鄲)的產品,裝飾手法以黑白對比為特點,運用鐵銹花、刻花等技法描繪紋飾。浙江龍泉青瓷屬於厚釉瓷器,以開片或浮雕刻花為主,具有唐宋時期的裝飾特點。河南鈞瓷多以色釉和“窯變”為特點,如海棠紅、朱砂紅、雞血紅、葡萄紫、天藍、魚肚白等釉色,且相互滲透,相映成輝。汝瓷多為青粉、灰藍、豆綠、蝦青等釉色,並刻畫淺浮雕圖案。福建德化白瓷,呈半透明狀,飾以傳統浮雕,通體不加彩飾,素雅恬淡,自成一格。陜西銅川的耀州瓷,以青瓷為主,兼有白瓷、黑瓷,刻花裝飾粗獷健美。漆器的地方特色也非常明顯。如北京的產品以雕漆和雕填漆器為主;福建主要是脫胎漆器;江蘇揚州以螺鈿漆器和百寶嵌著稱;四川漆器在髹飾技法上以雕填和研磨彩繪見長;廣東陽江和貴州大方漆器的傳統特點是以皮革作胎;山西、甘肅的漆器則擅長雕漆、描金、雕填等技法。刺繡中的四大名繡也各具特色。蘇繡針法豐富,用色秀麗典雅;湘繡形象真實生動,粗獷豪放;粵繡構圖勻稱,色彩明快;蜀繡針法嚴謹,色澤艷麗。地方特色的保持和發揚,使中國工藝美術品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工藝美術歷代相傳,過去培養人才主要靠師傅帶徒弟,這樣就自然形成以師徒關系為凝聚的各傢藝術流派。如在景德鎮陶瓷業中就有以王步(擅長青花)、劉雨岑(擅長粉彩)、段茂發(擅長古彩)、曾龍昇(擅長瓷塑)等為代表的眾多藝術流派。北京玉器行業的知名藝人有潘秉衡、何榮、劉德盈、王樹森、張雲和。潘秉衡擅長薄胎、金銀錯;何榮擅長神佛、仕女;劉德盈擅長立體花卉;王樹森擅長人物;張雲和擅長禽鳥。福州的壽山石雕,自清末就分“東門”、“西門”兩大派。20世紀50年代以來,又有優秀藝人陳敬祥馮久和郭功森周寶廷等,以其獨特的藝術成就,自成體系。蘇繡,自清末沈壽創制仿真繡開始,20世紀30年代楊守玉創制亂針繡,50年代朱鳳創制散套針繡,此後蘇繡就不再是單一的藝術風格。中國工藝美術流派紛呈,反映出創作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