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俗姓鐘,名際明,字素華,晚稱藕益,自號八不道人。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早年崇尚儒學,貶低釋老,17歲讀袾宏《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悟前非,乃心向佛學。24歲依憨山德清弟子雪嶺剃度。當年夏秋,到浙江杭州雲棲寺聽講《成唯識論》,後到徑山坐禪。次年臘月八日,在袾宏塔前受四分戒。26歲時,又在袾宏塔前受菩薩戒。從27歲起,遍覽律藏,因感於當時禪宗戒律鬆弛,決心弘揚律學,以糾其弊。32歲開始深研天臺義理,33歲始入靈峰(今浙江安吉縣孝豐鎮)),兩年後,建西湖寺。此後遊歷江、浙、閩、皖等地,學習、宣講佛法,並從事著述。清順治十二年(1655)於靈峰圓寂,立塔於靈峰大殿右側,世稱靈峰藕益大師。主張諸宗融合,力陳佛道儒三教一致。在佛教理論上,提倡性相融合;在宗教實踐上,主張禪、教、律三學統一。認為禪是佛心,教是佛語,律是佛行,三者同歸一念。其晚年著作《阿彌陀經要解》,著重提倡持名念佛,並以此經總攝佛教,又以信願行收攝此經宗旨。同時主張禪、教、律歸於凈土。後來臺傢講教大多依據他所釋的經論,形成瞭合教、觀、律歸於凈土的靈峰派,一直延續至今。清代以來,凈土宗奉他為第九祖。主要著作有《靈峰宗論》10卷、《阿彌陀經要解》、《楞伽經義疏》、《般若心經略解》、《法華經會義》、《梵網經合註》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