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積極的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醫治則學說的一個基本法則。《內經》首先闡發瞭治未病的思想,宣導“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四氣調神大論)。這一思想為張仲景、華佗及後世許多醫傢所重視,並通過醫學實踐加以運用和發揮,使之成為別具特色的預防醫學理論。治未病包含兩種意義:一是防病於未然,強調攝生,預防疾病的發生;二是既病之後防其傳變,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演變。

  攝生防病 要防病必先強身,欲強身必重攝生。攝生首要調神,即調攝精神意志為宗旨,務求盡量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防止過度的情態變動,保持心胸開暢和樂觀愉快,以達到補養真氣的目的。同時,還要順應天地陰陽的自然規律,適從四時的寒暑變化,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協調,對生活起居、勞動休息等都要有適當的安排,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節欲保精。反對“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則,就會導致早衰。另外,在長期的實踐中,又創造瞭許多行之有效的強身健體的方法。如漢代名醫華佗編制的模仿虎、鹿、熊、猿、鳥等動物活潑動作的五禽戲,用以活動筋骨,疏通氣血,強身防病;又如氣功療法,練功時首先要求調整呼吸、摒除雜念、意守丹田、內觀五臟等,通過持之以恒的鍛煉,就能卻病延年。這些傳統的經驗和方法至今仍廣泛流傳,成為強身防病及治療某些慢性疾病的主要手段。

  既病防變 當疾病發生後,如果不作及時的處理,邪氣就有可能逐步深入,使病情日漸深重,預後也愈來愈差。因此,發現疾病,在處理上首先應防止病邪深入、病勢蔓延,避免造成復雜嚴重的後果。因此必須認識疾病的原因和機理,瞭解疾病由表入裡、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變化規律,才能掌握治療的主動權,將疾病消滅在輕淺的階段。中醫臨床非常重視防止疾病傳變的治療法則,如對於肝病,不但要治療肝病,還要結合運用健脾和胃的方法,以防止病邪對脾胃的影響,這是因為肝病易傳之於脾。及時強胃健脾,即是治未病。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既病防變的關鍵,一方面可以控制病邪蔓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正氣的過度損耗。正氣損耗不大的病變,既容易治療,也容易恢復健康,若因循失治,則病邪步步深入、進迫五臟,往往造成正氣衰敗、病情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