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散文傢。唐宋八大傢之一。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幼年能文,12歲為文章,語已驚人。始冠遊太學,20歲後,因文才出眾,受到歐陽修賞識。在京期間結識王安石,二人遂成為文學密友。慶曆中,歐陽修為滁州太守,曾鞏至滁州從之學習古文。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為太平州司法參軍。歲餘,召為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兼判官告院,為英宗實錄院檢討官。在此其間,校理《說苑苑》、《戰國策》、《李太白詩集》等多種典籍,撰寫敘錄。熙寧二年(1069)起任地方官吏,頗有政績。為瞭侍奉親老,曾一再申請內調。後被神宗召見,留在京師。元豐四年(1081),為史館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五年四月,擢中書舍人,九月遭母喪,罷職。六年四月卒於江寧府(今南京)。南宋理宗追謚文定。曾鞏是北宋古文運動的積極追隨者和支持者,幾乎全部接受瞭歐陽修的文學創作主張。他也強調文以明道,提出要“明聖人之心於百世之上,明聖人之心於百世之下”(《上歐陽學士第一書》)。他批評李沿顛倒瞭道與辭章的主次本末關系:“欲至乎道也,而所質者則辭也,無乃務其淺,忘其深,當急者反徐之。”(《答李沿書》)曾鞏自己的文學實踐體現瞭這一思想,其文自然淳樸,不甚講究文采,故朱熹認南豐文“質而近理,東坡則華艷處多”(《朱子語類》卷一三九)。曾鞏現存散文上千篇。他是八大傢中情致較少的一位,其文章絕少抒情作品,多是議論文和記敘文。其文以議論見長,立論警策,說理曲折盡意,文辭和緩紆徐,自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勢,與歐陽修的風格相似。其《上歐陽舍人書》論歷代之治亂得失,陳述改革弊政的急務,對時政有較深感慨。其他如《唐論》、《戰國策目錄序》、《范貫之奏議集序》、《上蔡學士書》都是這類議論文章的代表之作。曾鞏的文章結構嚴謹,條理分明,有一種縱橫開合的法度。《與孫司封書》哀憫孔宗旦在事變前能預測禍患,變亂時能以身死節,一波三折,清人何焯謂此文“反覆馳驟,於作者為最有光焰之文,殆不減退之《張中丞傳後敘》”(《義門讀書記》卷四十二)。他的記敘文善於以精練的筆墨敘事,以夾敘夾議的手法,把說理與敘事結合起來,如《李白詩集序》以短短的300字記述李白一生的曲折經歷;《禿禿記》僅500字就生動記述瞭禿禿被人遺棄的悲慘命運;《墨池記》不著筆墨於景物,而是借王羲之勤學苦練來抒發議論。《宋史》評價曾鞏文學成就說:“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傢。”曾鞏的文章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自宋至清都尊崇有加,尤其是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桐城派作傢更將其作為文章典范。

曾鞏墓志銘(拓片)

  曾鞏也長於詩,其詩風與文風相近,古樸典雅,清新自然,而較多使用賦的表現手法,比興的手法略少(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七),顯示出宋詩擅長議論的特點。他有一些詩反映瞭社會現實,像《追租》、《邊將》、《湘寇》等詩表現出他對國傢大事、民生疾苦的關切。他的詩長於五、七言近體,像“煙雲斷溪樹,風雨入山城”(《秋日感事示介甫》),“明月滿街流水遠,華燈入望眾星高”(《上元》),“雲亂水光深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甘露寺多景樓》),都意態高曠,形象清新,有唐詩風韻。

  曾鞏文集有《元豐類稿》50卷、《續元豐類稿》40卷、《外集》10卷(曾肇《子固先生行狀》)。宋南渡後,原集已有佚亡。現存曾鞏文集有金、元、明刻本,清康熙五十一年顧崧齡刊《元豐類稿》,除正集以外,又補集外文2卷、續附1卷,是保存曾鞏文章最全的版本。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有陳杏珍、晁繼周標點本《曾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