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政治傢。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北京)人。後周時入趙匡胤幕府,後為掌書記。顯德七年(960)策劃指揮瞭陳橋兵變,助趙匡胤登上帝位,建立宋朝。

  入宋後,先任職樞密院四年,先後為直學士、樞密副副使、樞密使。乾德二年(964)起,獨任宰相十年。後在太宗時又兩次入相,為時四年。淳化三年(992)三月,以太師、魏國公致仕,給以宰相俸祿的優厚待遇。七月病逝。太祖朝17年,他14年任職中樞,是太祖的主要輔臣,為相剛毅果斷,能決大事,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的重大政策,多由他策劃、制定。如建策“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徹底清除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之患;分天下兵權為三,不用名位已盛之大將掌兵,遂除禁軍兵變之患。參與制定宋初“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先後攻滅荊湖、南漢、後蜀等割據政權,至太宗時基本實現統一。建法立制,整頓吏治,使宋初社會迅速走向穩定。

  年輕時讀書不多,入宋後,酷愛讀書,手不釋卷。太宗時,與太宗合謀制造“金匱之盟”,使太宗有合法繼位依據,並助太宗迫死其弟廷美,遂得保晚年之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