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初宰相。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先祖為鮮卑拓跋部貴族。父晟,隋時名將;妹為唐太宗皇後。無忌雖出於軍事世傢,卻好學,善於謀劃。唐武德九年(626),他參與策劃和組織“ 玄武門之變 ”。貞觀元年(627),任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以地居外戚,深以盈滿為戒,力辭僕射。此後長期不擔任具體職務。十七年,太宗圖畫功臣像24人於淩煙閣,以無忌為首首。其年,太宗廢太子承乾,但在魏王泰、晉王治、吳王恪之間立誰為太子問題上猶豫未定。無忌以母舅和元勛的地位支持立晉王為太子。十九年,攝侍中。二十二年,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三省事。二十三年,太宗病危,他和褚遂良受遺命輔政。高宗李治即位後,他以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宰相。他排斥一般官僚,在宰相中形成瞭關隴貴族一統天下的局面。永徽六年(655),他和褚遂良反對立武昭儀(見武則天)為皇後,未果。顯慶四年(659),以謀反罪,被流放到黔州(今重慶彭水),被迫自縊死。貞觀中,他和房玄齡主持修定《唐律》《律疏》。永徽四年,《律疏》30卷成,即現存的《唐律疏議》,由無忌領銜奏上,為東亞著名的封建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