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科樟屬的一種,常綠喬木。因其各部位都含有樟腦香味,又稱香樟。樟屬約250種,分佈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群島至大洋洲。為亞洲東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代表樹種。中國產46種,分佈於東南各省,以臺灣、福建、江西為最多,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等地也有分佈,常見於濕潤的山谷、山腰以下及河流兩岸及村旁、路邊。

  樹高可達40米,胸徑達3~4米。葉互生,薄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背面面微有白粉,無毛,葉緣微呈波狀,有離基三出脈,脈腋有明顯腺體(圖1)。花兩性,圓錐花序腋生。漿果球形,果皮呈紫黑色,有光澤。喜光,幼時稍能耐陰。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濕潤呈中性或酸性的壤土為最適宜。耐濕,短期浸水或地下水位較高處尚能正常生長。根系發達,主根強大。壽命很長,年齡可達1 000年以上。臺灣省新高縣海拔1 300米處有一株高50米、胸徑約5米,是目前已知中國最大的樟樹。樹高生長於10~20年時增長較快,20~30年後漸次下降;胸徑生長10~40年增長較快。材積增長在前期比較緩慢,20年後漸次加快,40年後開始大幅度上升,持續期也較長。主要用播種育苗,少量繁殖可用分根或分蘗。

圖1 樟樹枝葉形態

圖2 普陀樟樹

  樟樹樹冠發達,枝葉濃密,四季常青,樹大成蔭,為群眾納涼、休息佳處。中國南方許多村莊、寺廟周圍都喜歡種植(圖2)。同時樟樹根系深廣,抗臺風力強,對煙塵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許多城市用以栽植行道樹,綠化美化城市生態環境。木材柔韌致密,光滑美觀,硬度中等,容易加工。含有揮發油和特殊香氣,耐濕、抗腐、祛蟲、保存期長,是貴重的傢具、建築、雕刻用材。根、幹、枝、葉可提制樟腦樟油,是化工、冶金、醫藥、香料、食品工業及國防工業等的重要原料。為中國重點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