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散文傢、詞人、經學傢。原名一鳴,字皋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改庶起士,授翰林院編修。張惠言早工駢文辭賦。其文受桐城派 劉大櫆弟子王灼、錢伯坰的影響,與同裏惲敬共治唐、宋古文,欲合駢、散文之長以自鳴,開創陽湖派。所作如《遊黃山賦》、《賃舂賦》、《鄧石如篆勢賦》、《送惲子居序》、《詞選序》、《上阮中丞書》等,或恢弘絕麗,或溫潤樸健,氣格頗為篤茂。張張惠言又是常州詞派的開創者。他強調詞作應該重視內容,“意內而言外”,“意在筆先”。其詞現存46首,其中多思鄉、念別、言情和寫景之作,數量不多而頗有佳構。作品語言清麗,韻律和諧,委婉而含蓄,形成瞭一種沉鬱悽愴、深美閎約的風格,堪為一代詞宗。但所作題材較窄,某些作品用語晦澀,是其一病。代表作有〔木蘭花慢〕《楊花》等。著有《茗柯文》9卷、《茗柯詞》1卷等。張惠言又是清代的著名經學傢。經學論著有《周易虞氏義》《虞氏消息》等2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