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周晚期青銅器。1966年出土於湖北省京山縣鄭傢河水庫,通高65.6釐米,蓋及器內各鑄銘文:曾中斿父用吉金作寶壺。此方壺的裝飾紋飾以穹曲紋、環帶紋為主,間以夔紋,採用多層裝飾法,從壺蓋到圈足共分7層:①壺蓋為透雕環帶紋,略向外卷,似盛開的蓮花瓣。②蓋身為8個夔紋。③口沿亦用環帶紋,以線條式為之。④為壺蓋夔紋的重複。⑤再用環帶紋,以浮雕形為之。⑥壺腹,系主要裝飾部位,以一寬大的環帶紋盤繞一周,氣勢磅礴,宛如蟠龍。⑦圈足以每邊4個極簡練的重鱗紋作全器的收收尾。這種多層次的裝飾具有繁而不亂、既多樣又統一的效果。方中帶圓的器形,與曲直相間、富有變化的紋飾,使方壺既對立又協調。而一對獸頭形含環捉手,又使器物不僅穩健,而且增加瞭動態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