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科一屬。又稱烏飯樹屬。灌木型漿果類果樹。分佈於北半球,以美國和加拿大的資源最為豐富。其中,高叢越橘樹高3~5米,喜溫暖濕潤氣候和強酸性土壤;矮叢越橘高度不過50釐米,極能抗寒;兔眼越橘較抗熱耐旱;山越橘旱地越橘特別耐旱。此外還有常綠越橘蔓越橘

篤斯越橘

  中國的越橘均為野生種,主要有:①篤斯越橘(V.uliginosum)。樹高40~60厘米,果近球形,藍黑色(見圖),汁多,味酸甜。多用於釀酒,少量生食。②蔓越橘(V.oxycoccus)。匍匐型矮小灌木,喜生長於北方pH4~4.5、含水量高的草甸土。③越橘(V.vitisidaea)。常綠矮小灌木,果紅色,近球形,直徑0.6厘米左右。鮮果耐儲耐運。可以在雪下過冬,翌春雪融後采收。以上三種主要分佈於長白山和大興安嶺。④烏飯樹(V.bracteatum)。常綠小喬木,穗狀花序,果球形,黑色稍被白粉,可生食。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廣東和臺灣等省。

  野生越橘在美國從1906年開始通過選種、育種及栽培的研究,現已發展成為重要栽培果樹。加拿大以及波蘭、澳大利亞、德國、俄羅斯等也有栽培。果實鮮食較少,主要用於加工果凍、蜜餞、果汁,以及與柑橘、葡萄、蘋果等果汁配成風味各異的飲料等。也可用作制餡餅、松餅、松糖、奶酪糕、冰淇淋等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