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園與綠化工程中,為創造所需的生態效益、理想的空間形式和預期的審美效果而選擇、佈置形態、習性合宜的植物種類、品種及其群落組合的設計。

  園林植物種類 木本植物有喬木、灌木、匍匐和攀緣類,有常綠樹和落葉樹;草本植物有一二年生和多年生種類,有大量的園藝品種;此外,還有沉水、挺水、浮水、漂浮等各類水生植物和濕生植物。這些植物在調節氣候,淨化環境的功能方面各有所長,觀賞價值因樹形形、葉、花、果、枝幹的形態和季節、年齡變化而各有特色。在不同類型的園林綠地中,人們對植物上述各種功能效益的要求又各有側重。另一方面,各種園林植物在分佈上又有嚴格的地域性。不同種類的植物對氣候、土質等生存環境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因此,園林植物種植設計需要把園林在創造優美的生態、活動、審美環境方面的具體要求與各種植物在形態、習性方面的一定特點,以及種植場所的生存環境條件密切結合起來,以達到既滿足人的要求,又適應植物生存條件的結果。

  植物的生態效益 植物改善氣候的作用產生於樹冠遮蔭和覆蓋地面與建築物墻面以減少太陽能的反輻射,還有葉片的蒸騰作用,以及密茂枝幹的防風作用等。為發揮這些作用,需要合理地佈置庭蔭樹、成片的樹林、灌木、匍匐植物和攀緣、懸垂植物。落葉喬木夏季遮蔭,冬季不妨礙陽光照射,使環境冬暖夏涼,並可節約用於人工采暖和制冷的能源。植物凈化大氣的作用產生於枝葉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懸浮顆粒物,以及茂密的林木降低風速使空氣中的沙塵沉降落地。成片的灌木叢和地被植物則可防止二次揚塵。有些植物對吸收二氧化硫、氯、氟化氫、氮氫化合物、臭氧有高出一般植物的能力。有些植物能分泌殺菌物質,有益人體健康。水生植物能促進水體中的生態平衡,凈化湖沼水質。綠量豐富的大型綠地在白天由於溫度低於建築密集地段,在城市中會造成大氣的對流,促進大氣環流運行,有益於減弱城市熱島效應,使污濁空氣升空和新鮮空氣輸入。植物減阻噪聲的作用在於密茂的樹冠吸收聲波並阻擋聲波的傳播。地面和垂直綠化則可減少聲波的反射。植物防止水土流失關鍵在於地面的綠化和保存林木產生的大量落葉,既可吸涵天然降水,使其逐漸滲入土壤,又可保護表土減少地面徑流沖蝕。

  種植設計方法 必須因地制宜,按照具體立地條件佈置與之相適應的植物種類,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長和發育。為充分發揮植物產生的上述不同生態功能,在不同場合的種植設計需要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並采用合適的組合形式。有的地方可設計成防風林帶、衛生防護林帶或行列樹;有的地方可設計成自然式植物群落或綠籬、棚架等形式,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兼有供遊憩、觀賞的作用。在道路綠化中可以有行列整齊的部分;也可以有自然群落的部分,其功能各有重點。

  園林植物中雖有許多從異地引種而來,經過長期馴化或人工培育可育出新品種。但每種植物仍隻能生長在本身所能適應的氣候環境之中,適地適樹還是普遍的設計原則。城市中的氣候與所在地區的大環境往往有很大的差別;而且不同地段會產生不同的小氣候。因此,城市園林植物種植設計選用的植物必須是在當地城市中有長久栽培歷史或引種試驗成功的種和品種;而且在不同的小氣候地段佈置與之相適應的種類。這也是展現園林地方特色的有效途徑。

  在自然界,植物是以由不同種的層片所組成的群落形式存在的。它們當中有的喜陽,有的耐陰,彼此高低錯落、相互依存;並與動物及微生物構成生態系統才能長期穩定地共同生存。園林中為瞭滿足人的活動和造景需要,往往違背自然生態平衡的規律,而以人工養護措施彌補自然條件的不足。但是在植物種植設計中必須十分重視生態規律,盡量創造有利於生態平衡的結構和環境,以便植物茁壯生長,節省人工養護的投入,提高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例如成片林木采用幾種喬木與灌木、草本植物、地被植物相結合,形成群落,並配植一些能吸引鳥類棲息的漿果類植物種,把觀賞價值高的植物佈置在林緣和林間空地周邊,形成豐富的色彩與層次;喬木下地面需要鋪裝的地方采用通氣透水材料;在需要噴灌的草坪上種樹時埋設通氣管道;在寒冷、幹燥、多風的地方用密茂的林木創造溫暖濕潤的小氣候環境,再在其中種植較柔弱的觀賞植物;避免把某些植病共為寄主的幾種植物栽植在一座園內等等。

  園林植物造景 在植物造景方面常運用美學規律中的調和、對比效應,輪廓線條變化以及豐富層次、開合視野等技法豐富觀賞情趣。如以不同樹種造成林冠天際線的起伏,以不同高度和色彩的植物形成若幹層次,用不同花色、葉色和形態質感的植物形成立面的變化,以花的綻放和葉的變色加強季節感覺等。

  古代西方園林多為規則式佈局。喬木成行栽植,循中軸線對稱或植成樹畦、叢林區。灌木常植成整形的綠籬,或修剪成各種幾何圖形。還用矮灌木組成模樣植壇,或擺佈成繩結狀的結節園。草本花卉多組成色彩豐富、圖案明晰、邊緣整齊的模紋花壇。18世紀30年代,英國開始興起自然式園林,隨後擴展到整個歐洲,又隨殖民者傳播到美洲、南非、大洋洲等地。其中喬灌木均作自然式佈置,與草地交錯結合,在林緣處佈置樹形、色彩較突出或富於季相變化的植物;在近林緣處的草地上佈置樹形優美的孤立樹,與三五株樹形明快的不同樹種或更多喬灌木組成樹群。19世紀末期,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從其他大陸引種植物和植物育種事業迅速發展,園林觀賞植物品種劇增,杜鵑、山茶、木蘭、月季等觀花喬灌木和以多種草本花卉組成的自然式花境逐漸成為自然式園林的重要構成部分。園林造景的手法也更加豐富;並出現瞭月季、杜鵑、松、柏、歐石南等專類園。建築物墻面和棚架則常用地錦、常春藤、蔓性薔薇、紫藤、凌霄等攀緣植物裝飾覆蓋。進入20世紀以後,植物造景中又出現藝術地再現自然景觀中的優美局部,被稱為“設計出來的風景”和“自然化的園林”。但與此同時,巴西造園師R.佈爾勒·馬科斯卻把植物當作一種建築材料使用,設計成建築的組成部分,或與人工造型的構築物相結合;還用幾種形態、葉色不同的低矮植物成片栽植並交錯組成色塊的結合,完全脫離瞭傳統風格。對這種做法褒貶不一。

  在中國傳統造園中,植物造景是自然式的,所表現的是藝術地再現設計者所喜愛的自然景觀和物我交融的境界,以創造意境為內涵。註重與山水地形相結合,利用植物的疏密高低形成有狹有曠、起結開合、富於韻律的審美效果。在中國的審美習慣中常把植物擬人化,註入倫理感情意識,如松樹之長青不凋,梅有不畏嚴寒的傲骨,竹子剛直而有節,菊有傲霜承晚的操守,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等。利用這些擬人化的審美傳統可以移情思緒,擴大意境的空間與時間范疇。許多觀花植物和芳香植物可以加強對時令、季節的感受。用地錦、絡石等攀緣植物裝點山石,可以顯示景物的蒼老。在亭廊旁種芭蕉聽雨,種叢竹聽風。沿池岸佈置懸垂的迎春、素馨、蔓性薔薇、懸崖菊等以形成美麗的倒影。在池沼淺水處佈置水生鳶尾、睡蓮等挺水、浮水植物以增加園林的野趣。

  在日本傳統園林中把赤松、黑松的側枝整形成層片狀,作為庭園的主景樹。灌木大量使用杜鵑並修剪成圓球形。在瀑佈旁種植紅楓,引領枝條平展成為懸瀑的前景。地被植物常用筱竹、蕨類和苔蘚。早櫻則是最重要的季相繁花,常成林成片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