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前半葉,即蒙古滅金(1234)前後,以宋雜劇和金院本為基礎,融合宋金以來的音樂、說唱、舞蹈等藝術而形成的戲曲藝術。它是以中國北方流行的曲調演唱的,因此也稱北曲或北雜劇。元雜劇先在中國北方流行,到13世紀80年代即元滅南宋(1279)以後,逐漸流行到中國南方。元代後期,漸趨衰落。

圖1 山西洪洞廣勝寺明應王殿元雜劇壁畫

  元雜劇的形成,是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到成熟階段的重要標志。它的部分優秀劇目700多年來被改編為各種新的戲曲形式,延續不斷地演出。有的劇本如《西廂記》、《趙氏孤兒》、《看錢奴》等還流傳到國外,影響至為深遠。

  元雜劇的形成和興起 12世紀上半葉到13世紀下半葉,河北的真定(今正定)、河南的汴梁(今開封)、山西的平陽(今臨汾)、山東的東平等城市,雖在戰爭中遭到破壞,但由於經濟恢復較快,雜劇演出也較盛。隨著都市的繁榮,各種遊藝的經常性演出,在北宋的汴京(今開封)已有一些知識分子參加這種遊藝活動,如霍四究演說三國故事,孔三傳說唱諸宮調等。金滅北宋後,著名的董解元又在汴京說唱《西廂記》。蒙古滅金以後,廢除科舉,在將近80年間斷絕瞭知識分子科舉仕進的道路。他們有的歸隱田園,有的躋身吏役,有的更淪落到插竹枝、提瓦罐沿街乞討。許多知識分子從讀書做官的道路轉向為勾欄藝人寫雜劇、為被壓迫人民鳴不平。科舉既廢,儒傢正統思想的統治跟著松弛。流落都市的知識分子擺脫瞭儒傢思想的束縛,以新的眼光看待通俗文學的創作。這一時期出現瞭一些專為藝人寫作的組織,稱為書會。如擁有關漢卿、楊顯之等作傢的玉京書會,擁有馬致遠、李時中等作傢的元貞書會

  從文藝形式看,北宋後期在汴京上演的雜劇,腳色已增至4人或5人,有的劇目如《目連救母》可以連演8天。它的演出內容,已遠非隋唐以來以副凈副末的插科打諢吸引人的參軍戲可比。當時在汴京的瓦舍及相國寺等處演出的還有傀儡影戲、舞隊、清唱、說話、說唱等各種民間文藝。這就為雜劇綜合各種伎藝,表演人物故事,形成比較完整的舞臺藝術創造瞭有利的條件。

  以表演人物故事為主的金院本,經過長期醞釀,融合瞭各種伎藝,形成新的表演藝術;從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傳來的歌曲,與北方民間流行的曲調結合,形成新的樂曲體系,使元雜劇從內容到形式達到成熟的階段。

  元雜劇的表演藝術和演員 元雜劇的表演藝術,除直接繼承宋雜劇、金院本外,還接受其他文藝形式的影響,首先是說話人的渲染景色、描摹人物、展開故事情節等手段,為雜劇的演出準備瞭故事內容和人物形象。其次是說唱諸宮調的樂曲組織是元雜劇按不同宮調組織曲調的濫觴;它的以歌曲為主結合說白演唱的形式,使元雜劇成為一種有說有唱、載歌載舞的表演藝術。最後是各種舞隊的舞蹈,各種撲打的武技,使劇中人物的身段向著更美的程式發展;傀儡、影戲既模仿雜劇中人物的演出,又反過來給雜劇中人物的舞蹈動作和臉譜以影響。“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與之醜貌”(見《都城紀勝》中《瓦舍眾伎》條)。雖然說的是影戲人物的造型,同樣適用於雜劇腳色的化妝。元雜劇的戲班組織有三種情況:①在大都或其他城市裡演出的大班子。在大都,他們屬於教坊,由教坊總管掌管,下轄許多官伎和其他藝人。其他城市也都有官伎,名隸樂籍,由地方政府的禮案令史管轄。②各地流動演出的小班子,稱作路歧,一般是以一個傢庭的成員為主組織起來的。③農民在業餘時間臨時組織起來的社火,在他們的扮演裡常有戲曲中的人物,有時也演出院本、雜劇。演出場地也有三種情況:在都市的勾欄;在村鎮的廟臺;在可以聚眾觀看的空場上演出,稱作“打野呵”。

圖2 川劇《望江亭》劇照 (楊淑英飾譚記兒,笑非飾楊衙內)

  元雜劇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宮調不同的曲子。由一個演員主唱。主要男腳稱正末,主要女腳稱正旦。一些次要的男女腳色被稱為外末沖末外旦等。至於孤、孛老卜兒俫兒等本是市語中對官員、老翁、老婦、兒童等的通稱,後來也成為腳色的名目。

  元末夏庭芝《青樓集》專條記錄當時著名的女藝人74人,附見各條的女藝人42人。當時著名的男演員,除附見於《青樓集》的侯耍俏、黃子醋外,還有教坊色長魏、武、劉三人。《輟耕錄》載:“魏長於念誦,武長於筋鬥,劉長於科泛,至今樂人皆宗之。”劉即劉耍和,他的女婿花李郎、紅字李二,也都擅長雜劇。

圖3 關漢卿作《單刀會》(元刊本)

  元雜劇的劇本和作傢 中國歷史上大量有作者可考的劇本是從元代開始的。《錄鬼簿》記載元雜劇前期作傢大都活動於金末前後至元成宗元貞、大德前後的100餘年間。活動的中心主要是大都,有著名雜劇作傢關漢卿楊顯之王實甫白樸馬致遠高文秀石君寶紀君祥康進之尚仲賢鄭廷玉等10餘人,傳世的優秀作品有數十種,在中國文學創作上形成盛極一時的繁榮局面。這時期雜劇的創作思想比較復雜。但從主流看,有三點特征:①反映被壓迫人民的願望,深刻揭露封建黑暗統治對人民的迫害,提出瞭社會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些重大問題。如關漢卿的《竇娥冤》、《蝴蝶夢》,武漢臣的《生金閣》,石君寶的《曲江池》、《秋胡戲妻》,楊顯之的《瀟湘雨》等。②揭露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投降賣國,歌頌人民和愛國將領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塑造楊傢將、嶽傢軍英雄人物形象,贏得人們的贊賞。這在關漢卿的《單刀會》,孔文卿的《東窗事犯》,馬致遠的《漢宮秋》,高文秀的《澠池會》等劇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③歌頌男女愛情的作品,如關漢卿的《拜月亭》、白樸的《墻頭馬上》、李好古的《張生煮海》等,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要推王實甫的《西廂記》。

  元雜劇的藝術成就,首先在於適合舞臺演出,而不是案頭之作。作者不僅要熟悉人情世故,還必須懂得舞臺藝術。其次是它的通俗性。即使以文采見長的一些作傢如王實甫、馬致遠等,也能做到“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最後是它的群眾性。這不僅指劇中人物故事在群眾中廣泛流傳,就是它的創作過程也帶有群眾性,其中不少作品是勾欄藝人與書會才人合作編寫的,或者是書會才人根據勾欄藝人的舞臺演出本加工的。

  元代中葉以後,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比北方快,雜劇演出的中心逐漸由大都(今北京)轉移到臨安(今杭州)。據《錄鬼簿》及其續編記載,這個時期不僅作傢、作品的數量不能與前期相比,從現傳作品看,思想、藝術也都較前期遜色。其中鄭光祖《倩女離魂》喬吉《兩世姻緣》,都是根據唐人傳奇改編的雜劇作品,寫閨中少女追求戀人,靈魂出竅,甚至再世重生,終得團圓。人物故事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曲詞也哀婉動人。秦簡夫《東堂老》蕭德祥《殺狗勸夫》,則是采擷民間流傳的故事加工的劇本,描寫封建地主階級內部矛盾,頗為真實,曲詞、賓白本色當行,接近關漢卿、石君寶等作傢,但缺乏關、石等作傢的戰鬥性。宮大用《范張雞黍》、《七裡灘》,鄭光祖《王粲登樓》,借歷史題材為當時知識分子鳴不平,可說是馬致遠《薦福碑》《陳摶高臥》等劇的續篇,在知識分子中贏得瞭較多的讀者。總之,後期雜劇作品多寫纏綿悱惻的兒女柔情,封建說教和神仙道化的作品多有出現;藝術上或模擬前人,或追求詞句的華麗,不如前期作品通俗、樸素。

圖4 《西廂記》(明代朱墨刻本)

  元雜劇的衰微 元雜劇的衰微,除戲曲中心的南移,用北方的語言、樂曲演出的雜劇愈來愈難以適應南方的觀眾的要求外,還有下列原因:①原在南方流行的戲曲吸收瞭雜劇的長處,以一人一事為中心,展開故事情節,又突破瞭雜劇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局限。南方的戲曲作傢還改編瞭一些優秀的北劇如《拜月亭》《虎頭牌》、《西廂記》等為南戲,用南方的語言、曲調演出,使原在北方流行的雜劇無法同它競爭。②元末明初的雜劇作品缺乏反對封建統治的戰鬥精神。至明初,雜劇的演出更逐步進入宮廷的狹窄圈子。這時的雜劇從內容到演出,越來越和人民群眾相疏遠,元雜劇的衰微成為必然的趨勢。元雜劇的歷史作用並沒有隨著它的衰微而消失。它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有光輝的一頁。現傳的元雜劇作品150多種,散見於《元刊雜劇三十種》《脈望館鈔校本元明雜劇》《古名傢雜劇》《柳枝集》《酹江集》、《元曲選》等明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