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各色禽鳥羽毛為材料,經過剪切、拼鑲、粘貼等工藝而製成的工藝畫。主要用於室內裝飾。

  20世紀60年代初,遼寧瀋陽在研究傳統羽毛裝飾工藝的基礎上創制出羽毛畫,並形成中國畫、西洋畫、裝飾畫等不同風格的羽毛畫品種。同時,山東濟南的羽毛畫也發展起來。

  羽毛畫的表現形式以平貼、浮雕為主,其中有的吸取中國水墨畫的形式,有的借鑒西洋畫的手法,也有的取裝飾畫的形式。題材有人物鳥獸、山水風光等,有些取材材於古典小說或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畫中動物毛色及質感自然真實;花卉山水則色彩鮮明而協調。卷軸式羽毛畫吸取中國畫的裝裱形式,可懸掛於墻上;紗襯式羽毛畫吸取刺繡中雙面異色繡的形式,可做成座屏,正反面均可欣賞;羽毛壁掛則借鑒纖維壁毯,畫面內容多以山水風景為主。羽毛畫的品種、規格不一,大的有掛屏,小的有書簽、賀年卡等。

羽毛畫《八駿圖》

  羽毛畫的原料采用自然界各種禽鳥的羽毛,質感不一,色彩豐富。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保護野生異鳥珍禽而采用雞、鴨、鵝等傢禽羽毛代替,並經過染色。羽毛畫的制作,首先是對原料的處理,羽毛經蒸煮、選料和染色等工序;其次是根據設計圖稿剪切原料,然後進行粘貼、組裝及防蟲處理;最後配上框架或裝裱成卷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