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運散裝石油及成品油的液貨船。1886年英國建造的“好運”號機帆船,將貨艙分隔成若幹長方格艙,用泵和管道系統裝卸,是第一艘具有油船特徵的散裝油船。世界油船噸位到1914年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3%,1930年達1/10,1960年上升為近1/3,1980年再上升為1/2,2000年為38.5%,是世界上最龐大的一種商船隊。

航行中的油船

  油船按載重量、航線等特征分為30萬噸級以上的超大型、20萬~30萬噸級的巨型、15萬噸級的蘇伊士型、接近8萬噸級的阿富拉型、7萬噸級的巴拿馬(最大)型、4萬噸級左右的巴拿馬淺吃水型及成品油船。成品油船因受貨物批量以及港口、煉油廠設備條件的限制,載重量一般為2萬~4萬噸,最大為7萬噸。由於成品油品種較多,不宜混裝,船上有較多獨立的裝卸油泵和管系。

  油船為尾機型、單甲板船。從運輸和安全角度,船上設有油泵和管系,以及降溫、探火、防火、滅火設施和系統,貨油艙底設有散熱盤管。基本特征及發展趨勢是:船型短胖、肥大、淺吃水;為防止油污染,雙殼雙底結構及其他新型結構不斷出現;伴隨油船噸位增大和縮短在港停時,貨油泵的功效不斷提高;采用經濟航速或技術措施,以降低營運成本;設有遙測裝置及閥門自動啟閉、煙氣防爆和自動掃艙等自動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