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翅目癭綿蚜科(Pemphigidae)昆蟲的統稱。前翅4斜脈,觸角次生感覺圈長條狀,腹管多為短環狀,體被棉絮狀蠟粉或蠟絲的蚜蟲。主要分佈於全北界及東洋區,波及其他區。中國主要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南、華東,波及全國各地。

  體長1.5~4.0毫米。蠟腺常發達,分泌蠟粉、蠟絲覆蓋蟲體。觸角5或6節,有時4節,末節端部甚短,無翅蚜和若蚜複眼3小眼面。腹部常大於頭部與胸部之和。腹管環狀、截圓狀或缺。尾片、尾板寬半月形。有翅蚜觸角角次生感覺圈條形環繞觸角或方形、短條形、長圓形、圓形甚至網狀。前翅有4斜脈,後翅2斜脈。靜止時翅呈屋脊狀。性蚜無翅,缺有功能的喙,不能取食,雌性蚜隻產1粒卵。產卵器退化為被毛的隆起。孤雌蚜卵胎生。

  營異寄主全周期或不全周期生活,少數種營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原生寄主大都是闊葉灌木或喬木,多在蟲癭內或變形的葉內生活;次生寄主大都是草本植物,僅少數為木本植物,多在根部寄生。

  其中麥擬根蚜菜豆根蚜蘋果綿蚜秋四脈綿蚜是糧食、棉花、果樹和蔬菜的害蟲。角倍蚜則是益蟲,其蟲癭稱五倍子或角倍,是著名中藥;又是重要化工原料、重工業鉆尖原料和防銹劑、稀有金屬沉淀劑和分析劑,以及航天燃料的穩定劑。

  化石蚜蟲屬哲氏綿石蚜屬勝綿石蚜屬發現於波羅的海附近地區新生代第三紀地層,綿蚜屬四脈綿蟲屬亦分別發現於德國七峰山地區、意大利及法國的第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