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刊出版傢。原名英華,字斂之,號安蹇。滿族。生於北京,卒於北京。幼年傢貧,自學成才。1898年前後受康有為、梁啟超變法思想影響,始論國事,在澳門《知新報》上發表同情戊戌維新變法的文章。1902年在天津創辦《大公報》,兼任總理和編撰工作。以“開風氣,牖民智,挹彼歐西學術,啟我同胞聰明”為辦報宗旨。提倡變法維新,反對頑固守舊;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封建專制;要求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以敢於斥咒酷吏、不避權貴受到輿論界重視。1906年7月1日,與《北洋日報》等等聯名發表《告天津各報大主筆》書,發起組織中國近代第一個新聞團體“報館俱樂部”,作為同業“研究報務、交換知識”的場所。1911年辛亥革命後,名義上仍負責《大公報》工作,實已退居北京香山靜宜園,以主要精力創辦女學、輔仁社等慈善教育事業,從事天主教革新工作。1925年創辦輔仁大學。1916年將《大公報》售予王郅隆。著有《也是集》(正、續編)、《萬松野人言善錄》、《安蹇齋叢殘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