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劇活動傢和話劇、電影導演。字雨辰,號楊震。浙江慈溪人。生於上海,卒於上海。1919年因貧困輟學,進洋行當學徒工。不久與程夢蓮、孟君謀等組織化裝宣講團。1921年10月在黃炎培、沈鈞儒的資助下,與穀劍塵、汪優遊(仲賢)、陳憲謨等組成上海戲劇協社,以後十餘年間他一直是協社的演員、導演和領導者之一。1930年導演瞭W.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獲得成功。同年8月,中國左翼戲劇傢聯盟成立後,他被吸收為秘密盟盟員,從此開始瞭藝術生命的新時期。1933年為紀念九一八事變兩周年並歡迎法國作傢巴比塞率領的代表團,左翼劇聯決定團結上海廣大戲劇工作者,演出蘇聯劇作傢S.M.特列季亞科夫《怒吼吧,中國!》,他任導演兼舞臺監督,第一次在中國話劇舞臺上調度處理瞭上百人的群眾場面,影響很大。1934年辭去洋行工作,加入電通影片公司,導演電影《桃李劫》。此後為中國旅行劇團導演《梅蘿香》,組織上海業餘劇人協會,為《欽差大臣》導演團成員之一。1935年去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任教務長。1936年7月回上海後任改組後的明星公司二場導演兼場務主任,導演瞭《生死同心》。11月,作為導演團成員參與四十年代劇社演出的夏衍劇作《賽金花》。1937年任上海業餘實驗劇團理事會主席及舞臺監督,並導演瞭《原野》。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上海救亡演劇隊三、四兩隊的總隊長,導演瞭《保衛盧溝橋》、《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戰名劇。1938年春抵武漢,參加周恩來任副部長的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戲劇科工作,參與發起組織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不久去重慶擔任中國電影制片廠編導委員,導演瞭話劇《全民總動員》、《上海屋簷下》、《一年間》、《國傢至上》等和電影《八百壯士》。1939年秋,在重慶導演瞭陽翰笙編寫的電影劇本《塞上風雲》。

  1941年皖南事變後,應雲衛同陳白塵、孟君謀等在重慶組織進步職業劇團中華劇藝社,擔任理事長,並導演陳白塵的《大地回春》,接著演出瞭陽翰笙的《天國春秋》和郭沫若的《孔雀膽》。1942年組織重慶戲劇界最強大的陣容演出郭沫若的《屈原》,轟動山城。1946年3月又在重慶和現代戲劇協會合作首演陳白塵的《升官圖》。中華劇藝社是當年大後方話劇界的一支主力兵團,整整6年中,他一直是這個劇團的領導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上海。1946年起參加國泰影業公司並任場務主任,導演瞭《憶江南》、《無名氏》等影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入上海電影制片廠,導演瞭多部戲曲電影,如《周信芳舞臺藝術》等;並為許多戲曲劇團排戲,如滬劇《自有後來人》、甬劇《半把剪刀》等。60年代任上海市電影局顧問。

  應雲衛歷任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理事和影協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傢協會理事、上海江南電影制片廠廠長等職。

  作為戲劇導演藝術傢,應雲衛能夠尊重、適應各種不同風格的劇本並加以發揮,而又始終貫穿著他個人的親切流暢的風格。作為組織活動傢,他在極為復雜的環境中進行瞭曲折而有效的鬥爭,夏衍、於伶、宋之的合寫的《戲劇春秋》就是以他作為原型素材的。